【原文】
站在雪山之上,“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我就站在天底下,我就凌驾于尘世之上。
云真低啊,【 】,可我舍不得伸手相扰。看她们自由自在,旁若无人地生活。恍惚间,我就迷失在那云里。平时行色匆匆,赶着地铁追逐客户,贴着地面卑微行走,从来不会抬头看看云,偶尔在小阳台收衣服时匆匆一瞥,只看见那云黑着脸,脚步混乱,行色匆匆,也在赶地铁吗?即便是脚步慢了些,出场的背景也总是混混沌沌,她在高楼背后躲躲闪闪,眉眼低垂。
我竟然会把两种迥异的风格混搭起来!我应该是最天才的设计师。眼前藏地的云,我就固执地觉得她是万历年间苏州小巷的哑女。她不取悦谁,在自己的天空从容寂静,自在独行。【她当窗梳妆,她织素裁衣,她洗手做羹汤。】她没看我,我却在寻找目光;【 】,我却应声驻足。她独行在杏花春雨江南的青石街道,躲在油纸伞下安静欢喜。她浅浅一笑,我便觉得心上的冰碴子扑簌簌地往下落,落成千年初雨。她终于看向我,清澈见底,一眼万年。
【问题】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
A.对偶、设问、引用
B.排比、对偶、反语
C.比喻、借代、通感
D.比喻、通感、比拟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写成“她清晨当窗精心梳妆,白天辛勤而精细地织素裁衣,傍晚贤惠地洗手做羹汤”也很有表现力,为什么作者采用原句的写法?
答: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①【 】
②【 】
【参考答案】
1.D
【解析】“看她们自由自在,旁若无人地生活”“云黑着脸,脚步混乱,行色匆匆,也在赶地铁吗?”“她在高楼背后躲躲闪闪,眉眼低垂”等运用了比拟手法;“我就固执地觉得她是万历年间苏州小巷的哑女”运用了比喻手法;“她浅浅一笑,我便觉得心上的冰碴子扑簌簌地往下落,落成千年初雨”运用通感手法;“她当窗梳妆,她织素裁衣,她洗手做羹汤”运用了排比;“我是雪域最大的王”运用了引用手法;“赶着地铁追逐客户,贴着地面卑微行走”运用对偶手法。
“脚步混乱,行色匆匆,也在赶地铁吗?”是疑问,不是设问;文中没有“反语”和“借代”手法。
2.①原句运用白描手法,展现哑女的日常生活场景,充满画面感,刻画了哑女勤劳又自由从容的美好形象。②原句使用短句,富有音韵美,语言简洁明快,人物形象更鲜明。
【解析】原句“她当窗梳妆,她织素裁衣,她洗手做羹汤”,改句“她清晨当窗精心梳妆,白天辛勤而精细地织素裁衣,傍晚贤惠地洗手做羹汤”。两者的区别首先是原句没有改句中“清晨”“精心梳妆”“白天辛勤而精细地”“傍晚贤惠地”这些细致的描写,原句纯用白描手法,描写哑女的日常生活场景,充满画面感,刻画了哑女勤劳又自由从容的美好形象。第二个区别是句式长短的问题,原句使用短句,构成排比,富有音韵美,语言简洁明快,人物形象更鲜明。
3.(1)低得触手可及
(2)她没唤我
【解析】
第一处,前面强调“云真低啊”,后面又说“可我舍不得伸手相扰”,说明云低得手能够得到,因此填写:低得触手可及。
第二处,注意分号,句式应与前面的“她没看我”一致,内容要照应“应声驻足”,因此可填写:她没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