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圆觉禅院记

发布时间:2021年8月19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北宋·苏洵文章ID:50955浏览:

【原文】
    彭州圆觉禅院记
    北宋·苏洵
    ①人之居乎此也,其必有乐乎此也。居斯乐,不乐不居也。居而不乐,不乐而不去,为自欺且为欺天。
    ②盖君子耻食其食而无其功,耻服其服①而不知其事,故居而不乐,吾有吐食、脱服□逃天下之讥而已耳。天之畀②我以形,而使我以心驭也。今日欲适秦,明日欲适越,天下谁我御?故居而不乐,不乐而不去,是其心且不能驭其形,而况能以驭他人哉?
    ③自唐以来,天下士大夫争以排释老为言,故其徒之欲求知于吾士大夫之间者,往往自叛其师以求其容于吾。而吾士大夫亦喜其来而接之以礼。灵师、文畅之徒,饮酒食肉以自绝于其教。呜呼!归尔父子,复尔室家,而后吾许尔以叛尔师。父子之不归,室家之不复,而师之叛,是不可以一日立于天下。《传》曰:“人臣无外交。”故季布之忠于楚也,虽不如萧、韩之先yǎ,刘邦以为,比丁公之贰则为愈。③
    ④予在京师,彭州僧保聪来求识予甚勤。及至蜀,闻其自京师归,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凡若干年,而所居圆觉院大治。一日为予道其先师平润事,与其院之所以得名者,请予为记。予佳聪之不以叛其师悦予也,故为之记曰:
    ⑤彭州龙兴寺僧平润讲《圆觉经》有奇,因以名院。院始弊不葺,润之来,始得隙地以作堂宇。凡更二僧,而至于保聪,聪又合其邻之僧屋若干于其院以成。是为记。
    【注】①“食”、“服”:食,指俸禄;服,指官服。②畀:给予。③“楚”指项羽。季布是项羽部将,屡败刘邦,项羽败亡后被刘邦捉拿,但被刘邦赦免并任命官职。丁公在楚汉战争中曾抓住刘邦但私下把刘放了,后来楚败,丁公拜见刘邦以为会重用,刘邦却把他杀了并示众以警示背叛的人。

【问题】
    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以
    B.之
    C.则
    D.乃
    22.对第①段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提出不乐就应离去的观点,总领全篇内容。
    B.提出不可自欺欺天的观点,领起下文内容。
    C.提出不乐就应离去的观点,为下文进一步阐述张本。
    D.提出乐就应该留下来的观点,引出下文的深入阐述。
    23.对第④段“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穿布衣,吃素食,以此来为徒弟们作表率。
    B.布施衣服和食物,以此来给徒弟们作表率。
    A.穿布衣,吃素食,认为他的徒弟堪为表率。
    D.布施衣服和食物,为此白白作徒弟的表率。
    24.苏洵愿意为保聪写“记”的根本原因是(    )。(3分)
    A.保聪在京师就殷勤地求与苏洵相识,苏洵被他的诚恳感动。
    B.保聪求与苏洵相识相知而没有背叛其师,且光大其师事业。
    C.士大夫们从唐开始就排斥僧道,苏洵要表示与他们的不同。
    D.已不像唐朝那样排斥僧道,而且保聪又为圆觉院命名。
    25.从叙议角度分析第③段与第④段的关系。(5分)

【参考答案】
    21.(1分)A
    22.(2分)C
    23.(2分)A
    24(3分)B
    25.(5分)第③段主要议论,以古人去与留选择的史实,阐述忠诚可贵,不可轻易欺师叛祖的观点,(2)第④段记叙本文写作缘起和意图,赞美保聪不欺师叛祖讨好“我”的可贵品性(2分),与第3段议论相互呼应,一议一叙,叙议紧密结合(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