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

发布时间:2021年9月8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作者:温庭筠文章ID:51462浏览:

【原文】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杜陵:作者的故乡。

【问题】
    12.(7分)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表现了“早行”的典型情境。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巧妙点题,毫无斧凿之痕。
    B.“客行”句点明早行的原因。这里“悲”字含有怀念故乡而欲归未归的意思,表情达意十分传神,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C.“榆叶”句仍紧扣“早行”。“叶落”反衬出路寂静;而“明”字则准确写出因为天色未亮,驿墙边鲜红的枳花格外耀眼。
    D.“杜陵梦”与“悲故乡”遥相呼应,与中间写景相辅相成,使“早行”所见之景与“早行”所发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2)作者以“凫雁满回塘”收束全诗,试简析其妙处。(4分)
    13.宋代诗人梅尧臣评价“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解。(200字左右)(10分)

【参考答案】
    12.(7分)
    (1)C(3分)
    (2)答案示例一:(“凫雁满回塘”)这一句运用想象的手法(点明手法,1分),通过写梦境中故乡回塘水暖、凫雁自乐的明快清新的景名胜。(分析句意,1分),含蓄而又强烈(表达效果,1分)地表达了作者怀念故乡急欲归去的迫切心情(主旨情感,1分)
    答案示例二:(“凫雁满回塘”)这一句运用对比的手法(点明手法,1分),梦境中故乡回塘水暖、凫雁自乐的明快清新与旅途中的孤寂凄清形成鲜明的对照(分析句意,1分),强烈而又含蓄(表达效果,1分)地表达了作者怀念故乡急欲归去的迫切心情(主旨情感,1分)
    [4分。表现手法,1分;分析句意,1分;表达效果,1分;主旨情感,1分。]
    13.答案示例:
    我赞同梅尧臣的评价(点明观点)。[角度一]“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作者旅外早行,所见之景很多,所以难写[一层];作者选取代表典型景物的五个名词性短语,不着一个动词,却简洁而又合面地描摹出旅途见闻,营造了悲凉孤寂的氛围[二层]。[角度二]这两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表面上写旅途景色,实际上既含有“早行”的条件,又含有旅途的艰辛和羁旅的愁思[一层],作者固然是“早行”,但板桥上的“人迹”,分明表示“更有早行人”,作者似乎在惊佩,似乎在懊恼,但都表达出急于归家的迫切心情[二层],寥寥十字,言有尽而意无穷,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总结]
    [10分,表明观点,1分;分角度分析,6分,两个角度各3分;语言表述,3分;结构层次,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观社

    【原文】 观社 杨万里 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 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

  • 满江红·小住京华

    【原文】 满江红 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

  •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原文】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

  • 九江口作

    【原文】 九江口作【注】 王昌龄 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 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原文】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原文】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先①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