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写)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

发布时间:2021年9月9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1493浏览:

【原文】
    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写)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开东阁,延(请)英雄。时固始弱冠(二十左右的年纪),奏记(书面向长官陈述意见)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
    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指《后传》)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京师所在地区)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审核拷问),不能自明(自我表白),【乃驰诣(前往)阙(皇宫)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任命官职)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自为郎后,遂见亲近。时京师修起宫室,浚缮城隍,而关中耆老(年老而有地位的士绅)犹望朝廷西顾(迁都长安)。乃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规模建制)之美,以折西宾(对塾师、幕友的敬称)淫侈之论。
    【时北单于遣使贡献(纳贡),求欲和亲,诏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不可”。固议曰:“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尤事匈奴。绥御(安抚抵御)之方,其涂(通“途”)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或臣服而致之。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设后北虏稍强,能为风尘,方复求为交通(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将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为策近长。”
    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议和)居延塞,欲修呼韩邪故事,朝见天子,请大使。宪上遣固行中郎将事,将数百骑与虏使俱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带领)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

【问题】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    除:铲除
    B.绥御之方,其涂不一    涂:通“途”
    C.方复求为交通    交通: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
    D.固奴干其车骑    干:冲撞、冒犯
    7.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告固私改作国史者    为天下笑者,何也
    B.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C.绝之未知其利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兢因此捕系固    不如因善遇之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乃驰诣阙上书,(班超)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
    B.(班固)自为郎后,遂见亲近
    C.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北单于)诏问群僚
    D.畏宪不敢发,(种兢)心衔之
    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性情谦和,年少有才,博学多知,善写文章,受人景仰。
    B.班固子继父业,潜研“前史”,虽经坎坷,终成前所著书。
    C.班固富有远见,遇事能够权衡利弊,善于进谏,以理服人。
    D.班固因连坐被免官,后得昭雪平反,最终因家奴连累致死狱中。

【参考答案】
    6.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7.D(A,助词/代词,表原因;B,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名词/适宜的位置;C,代词,表第三人称领属关系/副词,表祈使语气;D,介词,趁机)
    8.C
    9.D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