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4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6日作者:张孝祥文章ID:51731浏览:

【原文】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
    ①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②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③萧骚:稀疏。萧骚一作“萧疏”。

【问题】
    12、诗中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3、这首诗表达了词人哪些感情?请简要回答。(3分)
    14、词中说到“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其诗境与李白《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何异同,试从内容与表达情感两方面简要分析。(200字左右)(15分)

【参考答案】
    12、(4分)
    本词描写月夜之下,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湖光水色。(1分)“玉鉴琼田”,运用比喻,将湖比作了玉做的镜子和田地,形象生动的表现水的明净光洁(1分);“三万顷”运用夸张手法极言湖面的广阔(1分)。“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融情入景,既描述在月光下的湖面,上下辉映一片晶莹,也表现了作者自己由内心而外的清明透彻之感。既是写景,更寄寓了作者高超的精神境界。(1分)
    13、(3分)
    这首词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1分)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在岭南的那段时间里,作者自问是光明磊落,肝胆照人,清白高洁。“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作者安稳地泛舟于浩淼的洞庭之上,心神没有一点动摇(2分)。(两句任选其中一句分析即可。其他语句言之成理即可)
    14、(15分)
    相同:内容上同为面对夜空,独自饮酒;(3分)情感上同为身处逆境,却拥有旷达情怀。(3分)
    不同:“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作者设想自己作主人,请万物作宾客,陪伴自己纵情豪饮(1分)。表现诗人因谗罢官,仍有豪壮的气概和强烈的自信。(2分)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当做朋友,连自己在内,三人举杯共酌(1分)。由此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2分)
    另:语言表达(3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

  • 夜泊牛渚怀古

    【原文】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

  • 闲居春尽

    【原文】 闲居春尽① 白居易 闲泊池舟静掩扉,老身慵出客来稀。 愁因暮雨留教住,春...

  •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原文】 木兰花令 梧桐叶上三更雨 苏轼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蕈...

  • 定风波

    【原文】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

  • 偶来

    【原文】 偶来 顾炎武① 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②老一丘。 赤米白盐犹自足,青山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