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秋声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6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王沂孙文章ID:51806浏览:

【原文】
    扫花游·秋声
    王沂孙
    商飙①乍发,渐淅淅初闻,箫箫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悲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注释:①商飙:秋风。

【问题】
    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词开头三句,使用“乍发、渐、初闻、还住”这一系列词语,把“秋声”起伏错落的听觉形象写得张弛有致。
    B.“背青灯吊影”一句说,作者在不绝于耳的“秋声”中,身单灯孤,形影相吊,内心充满孤寂不堪的羁旅之苦。
    C.“迢递归梦阻”一句,是针对上片“顿惊倦旅”的进一步铺陈,原来“秋声”惊断的梦境是萦绕心间的“归梦”。
    D.本词结尾的“这闲愁,夜深尤苦”,一个“闲”字,在悲愁的氛围中透出了一种自嘲,流露出闲暇轻松之感。
    ②说说本词“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几句营造了这样的意境?(5分)

【参考答案】
    ①(3分)D(这里灭偶遇流露出四号的自嘲、闲暇、轻松)。
    ②(5分)
    答案示例:这几句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想象中此时的故乡情景;孤雁在空中唳鸣,寒蛩在砌下哀吟;而淅沥的秋雨敲打芭蕉的声响,与雁唳蛩鸣声声相伴相和。故乡的秋声比此刻在异乡听到的秋声,更显凄惶孤寂。让人感到,从异地到故乡,由近到远,这悲凉的秋声无处不在。诗人倦旅思归,欲归不能;客居愁,归家反而更愁;从而抒发了无以躲避、无法排遣的羁旅之愁;感人至深。
    评分参考:结合诗句写出具体诗境(3分,指出是想象中故乡的情景1分,写出诗句表现的具体情景2分;笼统空泛不得分);分析作者情感态度2分;意思符合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