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秋声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6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王沂孙文章ID:51806浏览:

【原文】
    扫花游·秋声
    王沂孙
    商飙①乍发,渐淅淅初闻,箫箫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悲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注释:①商飙:秋风。

【问题】
    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词开头三句,使用“乍发、渐、初闻、还住”这一系列词语,把“秋声”起伏错落的听觉形象写得张弛有致。
    B.“背青灯吊影”一句说,作者在不绝于耳的“秋声”中,身单灯孤,形影相吊,内心充满孤寂不堪的羁旅之苦。
    C.“迢递归梦阻”一句,是针对上片“顿惊倦旅”的进一步铺陈,原来“秋声”惊断的梦境是萦绕心间的“归梦”。
    D.本词结尾的“这闲愁,夜深尤苦”,一个“闲”字,在悲愁的氛围中透出了一种自嘲,流露出闲暇轻松之感。
    ②说说本词“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几句营造了这样的意境?(5分)

【参考答案】
    ①(3分)D(这里灭偶遇流露出四号的自嘲、闲暇、轻松)。
    ②(5分)
    答案示例:这几句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想象中此时的故乡情景;孤雁在空中唳鸣,寒蛩在砌下哀吟;而淅沥的秋雨敲打芭蕉的声响,与雁唳蛩鸣声声相伴相和。故乡的秋声比此刻在异乡听到的秋声,更显凄惶孤寂。让人感到,从异地到故乡,由近到远,这悲凉的秋声无处不在。诗人倦旅思归,欲归不能;客居愁,归家反而更愁;从而抒发了无以躲避、无法排遣的羁旅之愁;感人至深。
    评分参考:结合诗句写出具体诗境(3分,指出是想象中故乡的情景1分,写出诗句表现的具体情景2分;笼统空泛不得分);分析作者情感态度2分;意思符合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