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意象是跳脱的、疏离的、并置的,意象与意象间的空间较大;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7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6日作者:未知文章ID:51847浏览:

【原文】
    唐诗的意象是跳脱的、疏离的、并置的,意象与意象间的空间较大;而宋词的意象大多是紧密的、蝉联的、链接的,其间的空间较小。我们来看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①。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我们从中不仅可以体味到意象的绵密,而且还能看出,这绵密的意象,与词人的内向细腻的性格有关。他们喜欢“思量”,喜欢这样曲曲折折反反复复地忖度,他们注力于某一点,一往而不复一往而情深。这种递进层深之笔,都是宋人情怀幽深的表现。(取材于鲍鹏山《天地词心》,有删改)
    【注】①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问题】
    ①下列对文段和《踏莎行》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写词人所见所感,因为战乱,词人远离家乡,尽管看到春日美景,仍离愁难解。
    B.下片写行人想象思妇登楼远望的情形,但行人远在春山之外,望而不见,更添愁情。
    C.全词的意象具有绵密、蝉联、链接的特点,表现的情感是细腻动人的,“递进层深”。
    D.作者认为宋词的意象具有绵密的特点,与词人的性格有关,与幽深的情怀也有关。
    ②下列词句中与“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两项是(5分)
    A.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E.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③古代诗词中常用到叠词,或摹形,或摹声,或摹色……,用来表达思想感情。请选取自己熟悉的包含叠词的诗词句(上文中的叠词句也可作为例句),说一说运用叠词的好处。150—200字。(10分)

【参考答案】
    ①(3分)A(“因为战乱”有误)
    ②(5分)B(3分)E(2分)(此两项为比喻句)
    ③(10分)评分要点:(举例2分,赏析4分,语言4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幽州新岁作

    【原文】 幽州新岁作 张说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

  •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原文】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

  • 秋雨叹三首(其二)

    【原文】 秋雨叹三首(其二) 杜甫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

  • 高阳台

    【原文】 高阳台 [南宋]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

  • 念奴娇·过洞庭

    【原文】 念奴娇 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 凉州词

    【原文】 凉州词 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