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不见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8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李白文章ID:51911浏览:

【原文】
    独不见
    李白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曲池。
    风催寒梭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问题】
    ①下列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写白马子(边塞儿)远戍边塞,闺中人忆之而流泪,款款深情,感人至深。
    B.“春蕙忽秋草”四句写出了从春天到秋天,闺中人孤独难耐,承受着思念的苦痛。
    C.“忆与君别年”两句写当年离别时种下的桃树十分矮小,表达了岁月易逝的悲痛。
    D.“终然独不见”两句点明题意,使用一个“空”字,饱含了闺中人思夫绝望之感。
    ②简析“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中数词使用的艺术效果。(4分)
    ③清代学者王琦说:“杨升庵曰:太白诗:‘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又云:‘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岂是’‘殊非’,变幻二字,愈出愈奇。”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两个词语使用的妙处。(5分)
    附: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李白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参考答案】
    ①(3分)C
    ②(4分)
    【答案示例】
    “百馀尺”运用夸张手法与“种桃齐蛾眉”形成对比,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写出桃树之高,时间的流逝,表达了闺中人对丈夫的思念之苦。(言之有理即可)
    ③(5分)
    【答案示例】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意思是天山雪深三丈,难道是远行的时候吗。“岂是”一词使用反问语气,借女子对丈夫在如此艰苦恶劣的情况下仍要戍守边塞的不解,表达了诗人的反战情绪。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是说在水乡秋夜风月的美好时光,本非远别的时候。“殊非”一词使用否定口气,加深了诗人不愿离别的感情程度。
    (言之有理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