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字文通,南朝著名的文学家。与他有关的妇孺皆知的成语典故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8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作者:未知文章ID:51941浏览:

【原文】
    江淹,字文通,南朝著名的文学家。与他有关的妇孺皆知的成语典故有两个:“梦笔生花”与“江郎才尽”。据说,“梦笔生花”的故事发生在他年轻时被权贵贬黜到浦城之际,“江郎才尽”的故事发生在他中年官运亨通之时。所以,有人认为江淹是“穷则逞文,达则辍笔”。
    江淹年轻时就有倚马可待的文才。相传,一群文友在江边漫游,遇见一蚕妇,当时有一位颇负胜名的文人即兴出联曰“蚕为天下虫”,将“蚕”字拆为“天”和“虫”,别出心裁。正巧一群鸿雁飞落江边,江淹顿时灵感触发,对曰“鸿是江边鸟”,将“鸿”字拆为“江”和“鸟”,与将“蚕”拆为“天”和“虫”有异曲同工之妙,众人为之叹服。

【问题】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辍笔(chuò)    倚(yǐ)马可待    即兴(xīng)
    B.辍笔(zhuì)    倚(yī)马可待    即兴(xìng)
    C.辍笔(chuò)    倚(yǐ)马可待    即兴(xìng)
    D.辍笔(zhuì)    倚(yī)马可待    即兴(xīng)
    (2)文中画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颇负胜名
    B.别出心裁
    C.异曲同工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古人的“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成年后才加取的。在古代的人际交往中,“字”一般用于谦称。
    B.成语典故有很多比喻引申意义被广泛引用,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C.鸿雁是一种“春天北返,秋日南回”的候鸟,它作为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经常
    被用来表达羁旅思乡之愁。
    D.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拆字联”运用汉字的这种特点,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又妙趣横生的一面。

【参考答案】
    ⑴(2分)C
    ⑵(2分)A
    ⑶(2分)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台城

    【原文】 台城 韦庄①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

  • 老村与老屋

    【原文】 老村与老屋 王兆胜 ①每个从山村走向都市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

  • 与诸子登岘山

    【原文】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①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 晚春

    【原文】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

  • 咏潮

    【原文】 咏潮 [宋]米芾 怒气号声迸海门①,州人传是子胥魂②。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

  • 卜算子·咏梅

    【原文】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