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为文,常觉文思枯涩难以为继。有人认为疗治之方是多读书。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1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2069浏览:

【原文】
    初学为文,常觉文思枯涩难以为继。有人认为疗治之方是多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甲】(虽然/固然)可以充实学问增广见闻,主要的还是有利于思想的启发,否则纵然腹笥便便,搜章摘句,也不过是诠释之学,不见得就能达到“文如春华,思若涌泉”的地步。想象不充,分析不精,辞藻不富,这是造成文思不畅的主要原因。度过枯涩的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提起笔来,有个我在,“①。”对于什么都有意见,【乙】(而且/况且)触类旁通,波澜壮阔,有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逸出题外而莫知所届,有时旁证博引而轻重倒置,有时竟至“骂题”,洋洋洒洒,拉拉杂杂。也许有人喜欢这种“②”式的文章,觉得里面有一股豪放恣肆的气魄。不过就作文的艺术而论,似乎尚大有改进的余地。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征象。【须知敝帚究竟不值珍视,需要大刀阔斧地加以削删。】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丙(整洁/整齐)而有精神,简单而有力量。所谓“③”,就是这种境界。

【问题】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腹(fǔ)笥    豪放恣肆
    B.诠(quán)释    波澜壮阔
    C.辞藻(zǎo)    逸出题外
    D.枝蔓(wàn)    旁证博引
    2.依次填入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虽然    况且    整洁
    B.固然    而且    整洁
    C.虽然    而且    整齐
    D.固然    况且    整齐
    3.在文中①②③处依次填入语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
    A.①绚烂之极趋于平淡
    ②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③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B.①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②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③绚烂之极趋于平淡
    C.①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②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③绚烂之极趋于平淡
    D.①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②绚烂之极趋于平淡
    ③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修辞手法,与画线句中“敝帚”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人际交往中,巧妙的沟通、机智的表达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而用拳头代替舌头的愚蠢行为则常常葬送一切。
    B.中央开展的专项巡视工作,直面问题,落实问责,这把切除腐败毒瘤的手术刀,使反腐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C.随着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学校里的“小眼镜”越来越多,近视已成为学生健康方面的大问题。
    D.语文教材里的鲁迅作品被替换一事引发社会争议,“我们这个时代是否还需要鲁迅”的话题也被炒得沸沸扬扬。

【参考答案】
    1.D(枝蔓màn  旁征博引)(2分)
    2.B(“固然”,表示确认某一事实,接着说同时也应该承认另一事实。前后意思不矛盾,转折较轻,重在突出后一小句;“虽然”,只用于前后分句意思矛盾、转折意味重的句子。“而且”,可以连接词、短语或者分句,强调意思进一层,重点在后一句;“况且”,只连接分句,表示追加补充说明,重点在前一个分句。“整洁”,整齐清洁;“整齐”,有秩序,不凌乱。)(2分)
    3.C(3分)
    4.B(3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