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谜语源远流长。好谜语的审美标准,移植严复翻译《天演论》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2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2115浏览:

【原文】
    中国的谜语源远流长。好谜语的审美标准,移植严复翻译《天演论》时提出的“信、达、雅”三字就很恰当。
    “信”,指谜作的内容要求。整条谜作要符合情理、文理和谜语本身的内在逻辑。
    “达”,可以依据字典解说为三层意思:一是通达,指谜面文义要通顺,谜思要通明,谜路要通畅;二是全面,达观,扣合妥贴,无断章取义、支离破碎、穿凿牵强等缺陋;三是达到,实现,指谜作的艺术构思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雅”,包含的内容远比前二者丰富和深厚。第一,是正确,合乎规范,所谓“雅者,正也”(《毛诗序》);第二,是高尚,美好,“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荀子·荣辱》注);第三,才是文雅,高雅,即我们一般人理解的雅致、优雅。这还是第二义引申出来的意思。因此,“雅”不仅指对形式美的追求,还应指对谜作思想性方面的要求:首先,谜作的思想甲(格调/腔调)一定要正确;其次,内容乙(方向/倾向)要健康,立意要积极向上,不能矮化道德水准,放任庸俗、低俗、粗俗的问题存在。
    另外,就“雅”所包含的丙(形式/形势)美感这一层,要包括谜面、谜底、谜目以及标注的谜格。如果谜底不“雅”、褒贬失当,谜目拉杂不堪、混浊不清,都将损害谜作的品位。因此,“雅”主要是指对谜作思想内涵的要求。
    谜语,其闪光点在于创意,它要求创作者能大胆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另辟蹊径,更新理念,变革技法,充分运用汉字的音、形、义等多种变化,以及之间具有的丁(奇妙/微妙)关系和特点,创造新的语境,力求特立独行,成就别出心裁的佳作,使中华谜作不断推陈出新,走入新的境界,迈向新的高峰。

【问题】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逻辑(jì)
    B.牵强(qiánɡ)
    C.褒贬(bāo)
    D.另辟蹊径(bì)
    2.文中加点字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妥贴B.支离破碎C.雅致D.引申
    3.在文中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格调方向形式奇妙
    B.腔调倾向形势奇妙
    C.腔调方向形势微妙
    D.格调倾向形式微妙
    4.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断章取义
    B.特立独行
    C.别出心裁
    D.推陈出新
    5.下列谜作的谜面,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3分)
    A.胸前一钩新月
    B.车马炮出击
    脚底两瓣残花相士将出战
    C.有风不动无风动
    D.荷展小池静
    不动无风动有风莲枯风雨喧
    6.下列谜作猜的都是古诗文中的语句。请根据提示的内容,在方格内填写相关的诗文。(限选其中四道题)(4分)

 
谜面
谜底出处
谜底
倾谈
白居易《琵琶行》第二段
说尽心中无限事
保密
陶渊明《桃花源记》第三段
□□□□□□□
和龙王有深交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颈联
□□□□□
百花争艳
杜甫《春夜喜雨》首联
□□□□□
流星雨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
□□□□
少年不识愁滋味
陆游《书愤》首联
□□□□□□□
心事浩茫连广宇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上片
□□□

【参考答案】
    1.(2分)C
    2.(2分)A
    3.(3分)D
    4.(3分)B
    5.(3分)A
    6.(4分)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海内存知己
    ③当春乃发生
    ④乱石穿空
    ⑤早岁那知世事艰
    ⑥怅寥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