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9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刘长卿文章ID:52732浏览:

【原文】
    早春
    【唐】刘长卿①
    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
    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
    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
    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
    【注】①刘长卿,字文房,工于诗。

【问题】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一夜微雨,江南春回,一派生机盎然,但丝毫不含有诗人热爱春色之情。
    B.颔联写作者微妙的心理变化,本已惊叹时节变换不停,又恐惧时间流逝催人衰老。
    C.尾联进一步抒情,人事变迁,长期客居在外,这种辗转流离之苦叫人怎能禁受。
    D.全诗开篇写早春之美,收笔时却已触及人生苦痛,情感自然转化,行文跌宕生姿。
    16.刘长卿《早春》“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两句,伤春感怀。下面诗句与此两句内涵最一致的一项是(3分)
    A.冰消泉派动,日暖露珠晞。已酝看花酒,娇莺莫预飞。(【唐】刘威《早春》)
    B.听鸟闻归雁,看花识早梅。生涯知几日,更被一年催。(【唐】畅诸《早春》)
    C.一种和风至,千花未放妍。草心并柳眼,长是被恩先。(【唐】李中《早春》)
    D.野树花初发,空山独见时。踟蹰历阳道,乡思满南枝。(【唐】储嗣宗《早春》)
    17.古人对刘长卿的诗曾评价道:“文房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兴在象外”,即指不再拘泥于诗中一花一草的细微意象,而是指向诗外的无穷境界,追求“象外”之美,“有余味不尽之妙”。请分别赏析刘长卿的《早春》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象外之兴。(6分)
    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刘长卿《早春》写春雨夜来,杜甫《春夜喜雨》也写了春雨夜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
    ②刘长卿《早春》感叹“花无百日开”,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写琵琶女身世也有类似诗句:“【    】,【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③刘长卿《早春》感叹“作客十年来”,杜甫《登高》也有类似感叹:“【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参考答案】
    15.A【解析】“丝毫不含有诗人热爱春色之情”概括不准确。
    16.B【解析】“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这两句借物抒情,是在伤春,悲叹光阴易逝,时不再来,人生短促——人可以醉饮千场,但花无百日开期,转瞬即逝;人生亦如花开花落,生命短促。
    17.《早春》的象外之兴:《早春》本写春色之美,春色本来喜人(“象”1分),但从颔联“本惊时不住”开始,诗人却转而伤春,从“花无百日开”中感到了岁月的无情,感叹时光易逝,光阴虚度(“兴”2分)。
    《逢雪宿芙蓉馆主人》的象外之兴:《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诗人把苍山暮色,茅屋贫寒,柴门犬吠,风雪夜归的情景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来(“象”1分),写出了风雪之夜,天气的严寒,旅人的孤独,以及茅屋的清贫(“兴”2分)。(注:《逢雪宿芙蓉馆主人》是小学三年级学过的,见人教版第五册。考查十二年语文学习积累。)
    【评分标准】分别写出诗歌中的“象”1分,“兴”2分,共6分。
    18.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③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评分标准】填对一句得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