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①,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回,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②!
注释:①鲸饮吞海:如巨鲸吞海似的狂饮,化用杜甫《饮中八仙歌》里“饮如长鲸吸百川”的诗句。②扶头:形容醉后状态,谓头须人扶,化用北宋词人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中“易醉扶头酒”的词句。
【问题】
15.下列对本词的解说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题目中的“和”指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
B.上阙中词人用“冰雪”、“百川”比喻自己的胸怀,用“剑气”寄寓着壮志。
C.下阙“浮”、“回”、“幽”等词描绘了月光浮动、天空高远、景色清幽的画面。
D.结尾写挽留友人醉在今宵,借酒排遣对朝廷收复中原的决策遥遥无期的愤懑。
16.上阙“更筹”是古时夜间计时工具,这里代指时间。下列语句中加点词使用了以工具代本体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曹雪芹《红楼梦》)
B.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C.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7.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请结合本词和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简要赏析两词家的不词风。(6分)
【参考答案】
15.D(3分)
错在“挽留友人醉在今宵”。
16.B(3分)
A项,须眉:男子,以特征代本体。B项,干戈:战争,以工具代本体。C项,骚:诗,以专名代泛称。D项,帆:船,以部分代整体。
17.参考答案及赋分建议:同为豪放派,苏轼、辛弃疾词风是不同的。苏词旷达,多表现在开朗豁达的胸怀上,(1分)《定风波》中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出苏轼无论是面对自然的阴晴还是人生的荣辱,都泰然处之的胸襟和超然物外的情怀。(2分)辛词豪放,多表现在豪迈放纵的气势(象)上,(1分)本词中的“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折射出了词人冲天的豪气,表达了词人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豪壮之情。(2分)
评分建议:举两词中其它词句为例合理赏析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