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5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苏轼文章ID:53086浏览:

【原文】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1]
    苏轼
    前瞻马耳九仙山[2]。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3],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4]。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5]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注释:【1】词人有自注云“丙辰十月,晚登超然台望月作”。当时苏轼已在密州为官两年,即将离官别任。【2】马耳九仙山:马耳、九仙山均为山名。【3】高台:超然台,旧称北台。【4】联拳:(鸥鹭)群聚的样子。【5】使君:此作者自指。

【问题】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开头“前瞻”三句描写的是眼中实景,写作者登台远望,马耳山、九仙山连绵起伏,耸入云间。
    B.本词下片“小溪”三句写了这样的场景:溪畔鸥鹭安静地聚在一起,偶或翩翩飞离,犹如点点轻烟。
    C.词的结尾“垂柳下,矮槐前”两句描写的是作者曾经娱乐歌笑之处,含蓄地表达了虚度光阴的懊恼。
    D.本词抒发了作者在即将离官别任时对密州山水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融入了些许人世沧桑的喟叹感慨。
    15.下列词句中“回首”的含义与本词中“回首便他年”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B.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无因转还泛,回首眷前贤。(鲍泉《江上望月》)
    D.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16.本词下片表现手法多样。请任选其一,结合具体词句简要赏析。(6分)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①苏轼一生坎坷,但心胸旷达。他留下的著名诗篇《定风波》中,开头两句“【    】,【    】”形象地写出了自己不惧风雨,舒徐行步的从容镇定。
    ②水天相连相映的美景常出现在文人笔下。如《苏幕遮》中的“【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又如《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起飞,【    】”。
    ③“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常用铺陈和排比的手法来摹写事物。如《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    】”。
    ④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它不仅体现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中,也体现在陆游《书愤》颈联“【    】,【    】”的欲报国而不得的悲愤里。

【参考答案】
    14.(3分)C【不懊恼,而是留恋眷恋】
    15.(3分)A
    16.(6分)答案示例:
    下片开头巧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出静谧美好的画面。首先,苏轼化用杜甫名句“沙头宿鹭联拳静”,形象描写了鸥鹭小溪聚集栖息的静谧画面;接着又以动衬静,写鸥鹭偶或翩翩飞离,犹如点点轻烟。尤其是鸥鹭的翩然飞离,似乎又暗喻作者的即将离去,含蓄地抒写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整个画面动静结合,极富有诗情画意。
    【评分标准:点明具体手法1分,结合具体词句分析4分,语言表达1分;言之成理即可】。
    17.(8分)
    ①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②山映斜阳天接水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架梁之椽    多于机上之工女
    ④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评分标准:写对一句得1分。句中有错别字、添字、漏字现象之一,不得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