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的文字,回答问题。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1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3443浏览:

【原文】
    19.阅读下面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的文字,回答问题。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胄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屠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甲戌眉批:不写衣裙妆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黛玉之举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若不是宝玉,断不能知黛玉是何等品貌。】

【问题】
    ①作者是从什么角度点评《红楼梦》的?
    ②你对这段点评有什么看法?请阐明。

【参考答案】
    ①作者是从人物观察角度点评的,即从贾宝玉观察林黛玉的角度来点评林黛玉的外貌描写。
    ②答题示例:(1)作者从宝玉的角度来看黛玉,不写衣饰,这说明衣裙妆饰为宝玉不屑之物,写宝玉只见黛玉的举止容貌,说明宝玉的内心追求,也反映出宝玉的性格特点和志趣。(2)通过宝玉把黛玉的聪慧灵秀的性格表现出来,很好地表现出作者的创作倾向和创作意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对名著中的情节、人物、事件等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其次看题干要求,按照题干提示从文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鉴赏。
    ①作者是从什么角度点评《红楼梦》的?这是考查对名著点评角度的鉴赏。筛选点评信息“不写衣裙妆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黛玉之举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若不是宝玉,断不能知黛玉是何等品貌”,可知这是写“宝玉眼中的黛玉”,是从宝玉的角度看黛玉的,因此是从人物观察的角度点评的。
    ②你对这段点评有什么看法?请阐明。这是考查评价某个问题以及考查个性化阅读的能力,答题时要先阅读文本,再仔细分析这段点评,思考角度应当是这段点评的优点,一般可从对人物的作用和对主题的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好处。比如,写宝玉眼中的黛玉,为何不写其服饰打扮,只关注其举止容貌?这是因为宝玉对衣裙妆饰根本不屑,这段点评恰恰抓住了宝玉的性格及志趣,展现了宝玉的与众不同的形象,对原著中的人物起到了很好的诠释的作用。同时对于黛玉来说也属于侧面描写,只有宝玉能够通过黛玉的外在表现看出其精神气质,这段点评也很好地体现出了作者的创作倾向和创作意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