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7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作者:未知文章ID:53736浏览:

【原文】
    (1)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抑亦有所止之与?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1】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倚魁【2】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故跬步不休,跛鳖千里;累土不辍,丘山终成;压其源,开其渎【3】,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耳。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取材于《荀子》)注释:【1】坚白、同异、有厚无厚:战国时代三个著名的夸大事物差异性、强调绝对性的哲学命题。【2】倚魁:奇异独特。【3】渎:沟渠。
    (2)天下有信数三:一曰智有所不能立,二曰力有所不能举,三曰强有所不能胜。故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有乌获【1】之劲而不得人助,不能自举;有贲、育【2】之强而无法术,不得长胜。故势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故乌获轻千钧而重其身,非其重于千钧也,势不便也。离朱【3】易百步而难眉睫,非百步近而眉睫远也,道不可也。故明主不穷乌获以其不能自举,不困离朱以其不能自见。因可势,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
    (取材于《韩非子》)
    注释:【1】乌获:战国时大力士。【2】贲、育:战国时著名勇士。【3】离朱:黄帝时代视力极好的人。

【问题】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以穷无穷    穷:穷尽
    B.终身不可以相及也    及:赶得上
    C.道不可也    道:道路
    D.因可势    因:依靠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夫骥一日而千里/有贲、育之强而无法术
    C.倚魁之行/有乌获之劲而不得人助
    B.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故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
    D.是无他故焉/故乌获轻千钧而重其身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
    然而君子不去辩论它,是因为有所节制
    B.或为之,或不为耳
    或者去做,或者不去做罢了
    C.天下有信数三
    天下有三种确实无疑的道理
    D.不困离朱以其不能自见
    不会因为离朱不能看见自己的眉睫让他困窘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1)(2)题。(9分)
    (1)针对人的局限性,荀子认为人不应该“【    】”“【    】”,而韩非子认为明主应该“【    】”。(用原文回答)(3分)
    (2)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标题字数限定3—5字)(6分)

【参考答案】
    6.(3分)C
    7.(3分)C
    8.(3分)B
    9.(9分)
    (1)(3分)“穷无穷,逐无极”
    “不行”或“不为”
    “因可势,求易道”
    (2)(6分)
    参考答案:
    第一则:标题:止与为(知止且行)
    理由:本则内容是谈凡事既要适可而止,还需切实去做
    第二则:标题:势与道(因势求道)
    理由:本则内容是谈成就功业名望,需要依靠有利形势,寻求有效法则。
    【评分参考】(1)每空1分,不是原文不得分。(2)标题各1分,理由各2分。意思对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台城

    【原文】 台城 韦庄①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

  • 老村与老屋

    【原文】 老村与老屋 王兆胜 ①每个从山村走向都市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

  • 与诸子登岘山

    【原文】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①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 晚春

    【原文】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

  • 咏潮

    【原文】 咏潮 [宋]米芾 怒气号声迸海门①,州人传是子胥魂②。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

  • 卜算子·咏梅

    【原文】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