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材料一:
所谓“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把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帮助传统产业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的”的理念转变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互联网使传统产业在线化、数据化,它对传统产业不是颠覆,而是升级换代。
2014年是中国电影产业的“网生代”元年,“互联网+”和电影产业的融合与碰撞,促进了中国电影的横向整合和纵向重塑。一方面,在内容层面上,新兴的数字电影形态,比如微电影、手机电影等,在互联网时代生成了全新的叙事和审美特征,而传统的电影生产仍以内容为王,IP题材开发、大数据分析等只是辅助手段,助其更契合网生代年轻观众群体的观影口味。将过去“作品思维”“艺术至上”的观念转为“产品思维”“用户至上”的观念;另一方面,在电影的整合营销等产业运营层面,作为营销手段的电影众筹、网络营销与在线售票网络多窗口播映、产业链衍生以及跨界平台拓展,BAT(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整合资源,纷纷成立自己的影业公司或者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参与传统影视公司的各项运作,为中国电影产业搭建平台,做大做强中国电影产业的蛋糕。当下,互联网企业和传统电影企业跨界融合,不是简单的数学加法,而是将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构建出一个具活跃增长力的互联网电影生态圈;未来,在互联网助翼下,中国电影有望突破单纯的票房依赖型初级发展模式,形成以版权经济为核心的大电影产业。
(摘编自饶曙光、鲜佳2015年《“互联网+”与中国电影格局的提升》和官建文、李黎丹《“互联网+”:重新构造的力量》)
材料二:
材料三:
IP实质上是指知识产权,泛指具有商业价值的文化产品。简单来说,时下畅销的通俗小说、网络故事、手游、歌曲、电视剧、动画片、综艺节目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宣传和推广孵化成热门IP。2015年的《狼图腾》《何以笙箫默》《栀子花开》等影片都是热门IP开发下的产物。相比原创作品,热门IP熟悉市场行情,降低了市场风险成本,更贴近年轻观众的需求,现象大片和高票房的可能性会明显提高,因此热门IP往往成为电影投资者的首选。然而,当下的电影创作现状是,投资方宁愿急功近利地找个现成的大IP马上就用,也不愿耐心等待、培育一个原创的新IP。然而,在专家看来,“业内跟风IP电影无异于饮鸩止渴……大IP挤占了原创力的生存空间,长此以往,好剧本也许一本难求”。
由于投资者的短视形成的短期繁荣景象,并不具备持续发展的创造规律引导。投资方依据网站的点击量来推断IP的冷热度,因此网站用户实际上已经代替了观众作为接受者预设进了整个电影项目的创作当中。特别是更多的视频网站参与到电影制作中来以后,这种预设几乎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用户点击量或许不能代表观众的实际审美趣味,电影创作以网络用户来代替电影观众,过于迎合低龄化网络用户的轻松、搞笑、玄幻的审美倾向,很有可能将会进一步拉低电影艺术的含金量,让电影产业在快餐文化的泡沫中止步不前。
(摘编自曾庆江《“互联网+”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新观察》2016)
材料四:
在“互联网+”模式下,中国电影产业从制作—发行—放映各个环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电影产业票房总额的持续性高增长,带动了更多的年轻群体来消费电影,刺激了影院更新、拓展自身的发展模式和利润空间。但与此同时,在技术革新和商业性发展之外,我们也应该关注到电影作为艺术和文化属性的独特性。在愈演愈烈的“IP大片”背后,我们要警惕流行文化的肤浅和低俗。关注网络小说改编之外,我们更要关注传统经典文学的改编。在尊重观众和市场的同时,也要关注影视制作规律和创作导向的指引。在“互联网+”的初期渗透中,进一步提升电影艺术质量,以此来平衡当前的娱乐至上的弊端。
(摘编自《“互联网+”与中国电影产业新格局》)
【问题】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IP具有商业价值指在文化艺术领域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拥有知识产权,是智力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成果,并由智力劳动者对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B.根据材料二,我国网络用户以10—39岁群体为主。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青年网民占据了网络世界的一半,是我国网民规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C.从材料二中可知,网络用户和电影观众有交叉。网络用户在10-18岁的所占比重比电影观众占有率高,电影观众30岁以上的观众群体占有率高,因此,电影观众和网络用户更趋向年轻化。
D.从电影各类型票房、数量占比可知,科幻电影和动作电影占据极大的市场份额,这些影片高票房的原因,源于电影制作和科技元素的运用,是“互联网+”推动了新技术的运用。
E.“互联网+”赋予了电影产业技术革新和商业发展,电影作为艺术和文化的独特属性也应关注。电影高票房并不意味着高口碑,电影类型固化,在商业风之外电影的人文情怀也很重要。
9.面对“互联网+电影”的危机和不足,怎样推进“互联网+电影”的大电影产业模式?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7.C
8.AD
9.(1)电影创作方面:编剧急功近利使用商业价值高的热门IP,电影创作快餐化缺少原创;需要关注传统经典文学的改编,创作的作品要有思想厚度和深度,创作出具有艺术性和人文性的好剧本。
(2)电影投资方面:投资者的短视形成的短期繁荣景象,用户点击量并不能代表电影观众,高票房不代表高口碑。网络用户代替电影观众会拉低电影艺术的含金量;既要关注市场也要尊重观众,更要提升电影艺术质量。
【解析】
7.试题分析:C项,“受众”是“年轻用户”不当,“预期目标”是“更新影院和拓展自身的发展模式”不当。由材料三可知“网站用户实际上已经代替了观众作为接受者预设进了整个电影项目的创作当中”,由材料四可知,“这种变化带来了电影产业票房总额的持续性高增长,带动了更多的年轻群体来消费电影,刺激了影院更新、拓展自身的发展模式和利润空间”,也就是说“受众”不止于“年轻用户”,而且“影院更新、拓展自身的发展模式和利润空间”已经是现实。
8.试题分析:B项,扩大范围,材料二给出的统计表是2015年的,因此选项内容应限定为“2015年的网络用户”,并且“10-19岁”群体还不能算作是青年网民。C项,强加因果。“因此”前的原因推不出“因此”后的结论。另外,材料二中没有对“10-18岁”用户的观影统计数据。E项,“赋予了电影产业技术革新和商业发展”不当,应是“带来了……”;“在商业风之外电影的人文情怀”不当,原文是“在尊重观众和市场的同时,也要关注影视制作规律和创作导向的指引”。
9.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要通读所给材料,按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归纳总结。如材料三指出“当下的电影创作现状是,投资方宁愿急功近利地找个现成的大IP马上就用,也不愿耐心等待、培育一个原创的新IP”“好剧本也许一本难求”,“投资者的短视形成的短期繁荣景象,并不具备持续发展的创造规律引导”,“投资方依据网站的点击量来推断IP的冷热度”,“用户点击量或许不能代表观众的实际审美趣味……会进一步拉低电影艺术的含金量,让电影产业在快餐文化的泡沫中止步不前”;材料四指出,“关注网络小说改编之外,我们更要关注传统经典文学的改编”,“在尊重观众和市场的同时,也要关注影视制作规律和创作导向的指引……进一步提升电影艺术质量”,考生分类概括就可以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