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头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杜甫文章ID:54123浏览:

【原文】
    哀江头【1】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注释:【1】唐肃宗至德元年秋,安禄山攻陷长安,杜甫被叛军抓获。第二年春,杜甫脱逃,沿长安曾经的风景胜地“曲江”潜行,因事感怀,创作此诗。

【问题】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冠以“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诗中回荡着抚时感事的哀痛之情。
    B.全诗即景生情,表达了诗人真诚的爱国之情,以及深沉的国破家亡之痛。
    C.从“霓旌下南苑”的欢愉到“血污游魂”的悲惨结局中寓有深刻的教训之义。
    D.从结构上看,全诗是先从追溯对昔日的回忆写起,之后再从回忆转到现实。
    14.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细柳新蒲为谁绿”与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有异曲同工之妙。
    B.“苑中万物生颜色”写御驾游苑使花木生辉,直接描绘了帝、妃游苑的欢乐情景。
    C.“明眸皓齿”一词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杨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形象。
    D.“人生”两句以无情反衬有情,意谓江水江花无情,而人生有情、泪沾胸臆。
    15.请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杜甫的《哀江头》和《登高》这两首诗思想感情上的异同。(6分)

【参考答案】
    13.(3分)D(全诗是从眼前写到回忆,再从回忆回到现实。)
    14.(3分)B(“直接描绘了”错。)
    15.【参考答案及赋分建议(简洁版)】相同点:两首诗都写出了忧国之情。(1分)如:《哀江头》中“欲往”句表现了诗人因叛军横行而心烦意乱、不辨南北,满含为国运担忧的哀痛;《登高》中“艰难”句隐含对国势衰微的忧虑。(1分)不同点:《哀江头》包含着对长安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1分)流露着对蒙难君王的伤悼之情。(1分)《登高》包含着诗人年老体弱、穷困潦倒的孤苦之情,(1分)以及壮志未酬身先老的愁苦之情。(1分)
    【评阅建议】意思对即可得分。
    【参考答案(细化版)】相同点:两首诗都写出了忧国之情。①《哀江头》写黄昏来临,叛军纷纷出动,以致尘土飞扬,笼罩了整个长安城,诗人心烦意乱竟到了不辨南北的程度,表达了为国运担忧的深哀巨痛。②《登高》中的“艰难”句,既是对自己艰难处境的感叹,也是对国势衰微的感叹,同样表现了诗人的忧国之情。不同点:①《哀江头》中“江头”两句描绘了长安在遭到安史叛军洗劫后的萧条冷落景象,“忆昔”八句回忆了唐玄宗与杨贵妃游幸曲江的盛事,将昔日的繁华与眼前的萧条冷落进行对比,表达了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②《哀江头》中诗人流露的感情是深沉的,也是复杂的,当他表达出真诚的爱国激情之时,也流露出对蒙难君王的伤悼之情。③《哀江头》中蕴含“君王骄奢淫逸的生活导致了国家战乱、百姓疾苦”之思,表现了为国事谋虑之情。④《登高》颈联表达了时值深秋,诗人离乡万里,独在异乡,漂泊无依,年老体弱,穷困潦倒的孤独愁苦之情。⑤《登高》尾联写诗人因自身命运和国难而愁绪万千,白发日多,表达了诗人为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和壮志未酬身先老的愁苦之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