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幼奉庭训,早游文学,年在纨绮,便受古文尚书。每苦其辞艰琐,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3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作者:未知文章ID:54127浏览:

【原文】
    予幼奉庭训,早游文学,年在纨绮,便受古文尚书。每苦其辞艰琐,难为讽读。虽屡逢捶挞,而其业不成。尝闻家君为诸兄讲春秋左氏传,每废书而听。逮讲毕,即为诸兄说之。因窃叹曰:“若使书皆如此,吾不复怠矣。”先君奇其意,于是始授以左氏,期年而讲诵都毕。于时年甫十有二矣。所讲虽未能深解,而大义略举。父兄欲令博观义疏,精此一经。辞以获麟己后,未见其事,乞且观余部,以广异闻。次又读《史》、《汉》、《三国志》。既欲知古今沿革,历数相承,于是触类而观,不假师训。自汉中兴已降,迄乎皇家实录,年十有七,而窥览略周。
    但于时将求仕进,兼习揣摩,至于专心诸史,我则未暇,洎年登弱冠,射筑*登朝,于是思有余闲,获遂本愿。旅游京洛,颇积岁年.公私借书,恣情批阅。至如一代之史,分为数家,其杂记小书,又竞为异说,莫不钻研穿凿,尽其利害。加以自小观书,喜谈名理,其所悟者,皆得之襟腑,非由染习。故始在总角,读班、谢两汉,便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共责以为童子何知,而敢轻议前哲。于是赧然自失,无辞以时。其后见张衡、范晔集,果以二史为非。共有暗合于古人者,盖不可胜纪。始知流俗之士,难与之言。几有异同,蓄诸方寸。
    【注】①射策:应试。②谢:谢承,三国东吴人,著有《后汉书》

【问题】
    21.作者少年时废习《尚书》而改习《左传》的原因是:【    】(2分)
    22.从画线句可见史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下面几个成语中对此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韦编三绝
    B.披沙拣金
    C.寻章摘句
    D.穷形尽拍
    23.第一段表现作者读书涉猎之【    】;第二段侧重表现作者治学研究之【    】。(2分)
    24.根据文意,下面对者治学经历表述有误的一项的(    )(2分)
    A.幼年已开始读班固的《汉书》和谢承的《后汉书》
    B.十一岁跟随父亲学《左传》,仅一年就诵读完毕
    C.十七岁遍览“前四史“及汉中兴以前历代正史文献
    D.二十岁参加殿试进用于朝廷,才得以遂愿专心研究史学
    25.作者认为“流俗之士,难与之言”,于是“凡有异同,蓄诸方寸”。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请谈谈看法(4分)

【参考答案】
    21.(2分)兴趣.
    22.(2分)B
    23.(2分)博(广等)(1分)
    精(深、专等)(1分)
    24.(2分)C
    25.(4分)要点、理由(3分)语言(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天平山中

    【原文】 天平山中 杨基(明) 细雨茸茸湿楝①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

  • 定风波

    【原文】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①中,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 野步

    【原文】 野步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

  •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

    【原文】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 皮日休(1)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

  • 羊吃草

    【原文】 羊吃草 西西 在吐鲁番,我看见羊吃草。以前,我并没有仔细地看过羊吃草,也...

  • 鄂州南楼①书事四首(其一)

    【原文】 鄂州南楼①书事四首(其一) 宋 黄庭坚②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③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