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圣人之言,不能尽解;说道陈义,不能辄形①。不能辄形,宜问以发之;不能尽解,宜难以极之。皋陶陈道帝舜之前,浅略未极。禹问难之,浅言复深,略指复分②。盖其问难此说,【激而深切,触而著明也。】孔子笑子游之弦歌,子游引前言以距孔子。自今案《论语》之文,孔子之言多若笑弦歌之辞,弟子寡若子游之难,故孔子之言遂结不解。以七十子不能难,世之儒生,不能实道是非也。(王充《论衡·问孔篇第二十八》)
[注释]①[形]表现,显露。②[略指复分]原本简略的道理变得更加明白了。
【问题】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不知难问 难( )
(2)案贤圣之言 案( )
(3)前后多相伐者 伐( )
(4)宜难以极之 极( )
20.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宜问以发之
B.难以极之
C.子游引前言以距孔子
D.以七十子不能难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
(2)激而深切,触而著明也。
22.从全文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王充认为当世的儒学者“信师而是古”是违背圣贤之言的。
B.王充认为圣贤的言论也有不正确的地方。
C.王充认为“世之学者”不知道圣贤之言有错误的地方,是因为它们不知问难。
D.王充举孔子和子游的例子,是为了赞扬子游敢于冒犯圣人权威的精神。
E.王充认为任何道理都应该是在不断的问难中得以完善的。
【参考答案】
19.(1)诘难、诘问
(2)考察、推究
(3)违背,矛盾
(4)使……到达极致(各1分,共4分)
20.D(2分)
21(1)有的虽然是正确的,但意思深邃,难以理解,而当时的人又不懂得追问(3分。评分要点:是、沉、见)
(2)(思想)相互激发(使得道理)更加深刻确切,(思想)相互碰撞(使得道理)更加显著明白(3分。评分要点:激、著明、补出句子中的省略成分)
22.AD(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