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奥运福娃寻根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4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4208浏览:

【原文】
    为奥运福娃寻根
    ①奥运福娃脱胎于惠山泥人阿福吧?从阿福的憨厚,到福娃的活泼,能看出时代的变迁。艺术造型虽然大不相同,在审美的文化心理方面(说白了就是爱娃娃),二者之间却显现出一脉相承。所谓传统,这就是了。所谓推陈出新,这就是了。
    ②福娃而有五个,何也?妙哉,正好扣着五福。五福之说,出自商朝贤人箕子,载于距今三千年前《尚书·洪范》篇末。哪五福?箕子说,一是寿福,能享高龄;二是富福,能享宽裕;三是康宁福,能享平安;四是攸好德福,能享善报;五是考终命福,能享天年。以上五福,古今中外圆颅方趾之人,除极少数咬姜喝醋的矫情者而外,莫不歆羡。
    ③同时五个福娃还对应着奥运五环,又语言化为“北京欢迎你”这五个字,就更妙了。较之落选的张牙舞爪的龙,和濒临灭绝的熊猫,实属胜远,值得捧场。我更看重奥运福娃所表征的五福观念,正是华夏先民对和平和幸福的憧憬。今日国人应该大声宣告,我们歆羡并追求这五福。
    ④想起五十年前,读杨朔写朝鲜战争的一部小说《三千里江山》。那上面有个细节深深感动我。团长武震在北朝鲜山间一座老宅院内,仰脸发现屋梁写有汉文对联一副:“应天上之三光,备人间之五福。”武团长悟到朝鲜的先辈也追求和平与幸福。我想五福观念能够远播朝鲜,或许与箕子封于朝鲜有关系吧。五福观念传三千年而不衰绝,远播邻国,深沁民间,真是文化奇迹。
    ⑤尤可异者,1980年四川新都马家乡战国墓出土的一方铜印,印文上半部中心是开明族徽;下半部有两人携手的图像,相携的两手化为刻有三星图案的玉版。两人的肢体构成门框,三星在门楣上,而壶(“福”的谐音)在门洞中。春秋战国之际,蜀国仍属于“西南夷”,然已向慕《诗》、《书》文化,有此铜印作证。后人以蝠易壶,蜀中大户人家门上有绘蝙蝠五只的,也是“五福临门”的图语。从战国蜀王铜印算起,迄今已积二千五百年了。
    ⑥不过福娃以及惠山泥人阿福的历史却要短得多,恐怕溯其源也只有千年。虽然古今人情不远,我们祖先同样喜爱娃娃,但是他们最忌制作逗人爱的芭比娃娃,因为他们迷信,害怕娃娃偶像摆在家中,会摄取自家小孩的魂气,使之夭殇。只有殉葬才用到偶像,学名曰俑,非吉祥物。我国到宋代才出现第一个吉祥的芭比娃娃,名叫摩睺(hóu)罗,是个“洋娃娃”,佛教传来的。佛教被称为像教,因为它造像。造像改变了我们祖先对偶像的禁忌,所以北宋时人家过七夕,新兴起买供摩睺罗孩儿的民俗。每年七月初七那天,汴京城的繁华街市叫卖摩睺罗泥孩儿。有制作精致者,以木雕嵌象牙,小巧逗人喜爱,穿彩衣,缀珠翠,值千金。
    ⑦后世民俗改易,佛寺菩萨有新添的“送子观音”,殿上一年四季发卖泥孩儿给求子妇人,带回家中摆供。《阅微草堂笔记》载怪事一则。作者少时询问其母:“记得童年一群小孩天天陪我游玩,他们是哪家的?怎么后来都不见了?”母答:“生你以前,庙里请回泥孩儿十几个。怀了你后,都深埋后院了。”作者想暗示自己“前生”是泥孩儿之一,才这样“创作”吧?大文豪总是有来头。求子泥孩儿制作粗糙,谈不上审美。但它是从摩睺罗演变而来,其后又演变为惠山泥人阿福,殆无疑义。
    ⑧到我小时候,洋风取代了土俗,已流行“洋娃娃”,距今日的芭比娃娃已很近了。如今一跃而为奥运福娃,综合泥人阿福与“洋娃娃”的因素,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鲜感,所以值得捧场。

【问题】
    1.第③段中作者分别用了“张牙舞爪”、“濒临灭绝”这两个不含褒义色彩的词语来修饰“落选”的龙和熊猫,其用意是【    】(2分)
    2.第④⑤段写到《三千里江山》的一个细节和四川新都出土的一方铜印,是为了说明【    】(3分)
    3.惠山泥人阿福是怎样演变而来的?请在括号里填写相应的文字。(2分)(    )→(    )→惠山泥人阿福
    4.对文中涉及到的文化文学知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书》分别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第一部历史散文集。
    B.“七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传说牛郎、织女在这一天相会。
    C.《阅微草堂笔记》作者是清代的袁枚,他主持编撰了《四库全书》。
    D.“请回泥孩儿十几个”中的“请”是“买”的意思,说“请”是表示虔诚和敬畏。
    5.本文的标题是“为奥运福娃寻根”,从民族文化心理的角度看,奥运福娃的“根”是:
    (1)【    】
    (2)【    】(4分)
    6.奥运福娃综合了泥人阿福与“洋娃娃”的因素,是“洋风”和“土俗”巧妙结合的范例。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请另举一例,并加以说明。(5分)
    答:【    】

【参考答案】
    1.表明奥运吉祥物应该具有和平和幸福的意味(或奥运福娃具有和平和幸福的意味;或龙和熊猫的形象不能象征和平和幸福)(2分)
    2.五福观念远播邻国,深沁民间;五福观念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
    3.芭比娃娃摩睺罗(或:睺罗孩儿)
    求子泥孩儿(或:佛寺发卖的泥孩儿)(每空1分,共2分)
    4.C(2分)
    5.华夏先民的五福观念(或华夏先民对和平和幸福的憧憬)
    祖先喜爱娃娃文化心理方面(从文中寻找信息,扣住“福”、“娃”二字回答)(每空2分,共4分)
    6.举例2分,说明2分,语言1分(共5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