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世有席毗者,清干之士,官至行台尚书,嗤鄙文学,嘲刘逖云: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5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6日作者:未知文章ID:54254浏览:

【原文】
    齐世有席毗者,清干之士,官至行台尚书,嗤鄙文学,嘲刘逖云:“君辈辞藻,譬若荣华,须臾之玩,非宏才也;岂比吾徒千丈松树,常有风霜,不可凋悴矣!”刘应之曰:“既有寒木,又发春华,何如也?”席笑曰:“可哉!”
    凡为文章,犹人乘骐骥,虽有逸气,当以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①,放意填坑岸也。
    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②为皮肤,华丽为冠冕。今世相承,趋末弃本,率多浮艳。辞与理竞,辞胜而理伏;事与才争,事繁而才损。放逸者流宕而忘归,穿凿者补缀而不足。时俗如此,安能独违?但务去泰去甚耳。必有盛才重誉,改革体裁者,实吾所希。
    古人之文,宏材逸气,体度风格,去今实远;但缉缀疏朴,未为密致耳。今世音律谐靡,章句偶对,讳避精详,贤于往昔多矣。宜以古之制裁为本,今之辞调为末,并须两存,不可偏弃也。(节选自《颜氏家训》)
    [注]①轨躅:轨迹。②事义:作品运用的材料。

【问题】
    22.(2分)作者是从【    】和【    】的关系入手来论为文之道的。
    23.(2分)第三段中作者批评了他所处的时代【    】、【    】的不良文风。(用自己的话回答)
    24.(1分)上文在说理方面主要运用了【    】的方法。
    25.(3分)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希望有才华横溢、德高望重的认出来改变当时社会的文风。
    B.作者认为一个人虽然很难违背整个社会的时俗风气,但是不能做得太过头。
    C.本文的写作目的是教育自己的子孙在文学创作上不应趋本逐末。
    D.作者认为今人的文章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不如古人。
    26.(4分)作者倡导的为文之道具体是指什么?请以苏洵的《六国论》为例,阐释这一为文之道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    】。

【参考答案】
    22.(2分)内容、形式
    23.(2分)追求浮艳的文风(过分追求华美的形式)(1分)、忽视作品的思想情趣(思想内容)(1分)
    24.(1分)比喻论证
    25.(3分)D
    26.(4分)写作既要重内容,又要重形式,两者不可偏废,才能写出好作品。(1分)例举《六国论》的内容(观点论据)(1分)和写作特点(1分),通过分析说明两者结合才有这样的传世佳作。(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微山湖上静悄悄

    【原文】 微山湖上静悄悄[1] 李木生 在微山湖畔的马坡乡,默默地掩埋着东方的 罗密欧...

  • 凉州词

    【原文】 凉州词 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

  •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原文】 菩萨蛮 春风试手先梅蕊 赵令畤 春风试手先梅蕊,頩①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

  • 幽州新岁作

    【原文】 幽州新岁作 张说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

  •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原文】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

  • 秋雨叹三首(其二)

    【原文】 秋雨叹三首(其二) 杜甫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