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唐、虞尚仁,天下之民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7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4398浏览:

【原文】
    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
    唐、虞尚仁,天下之民从而帝之,不曰取天下以民心者乎?汉、魏尚权,驱赤子于利刃之下,争寸土于百战之内。由士为诸侯,由诸侯为天子,非兵不能威,非战不能服,不曰取天下以民命者乎?
    由是编之为术,术愈精而杀人愈多,法益切而害物益甚。呜呼!其亦不仁矣!
    蚩蚩之类,不敢惜死者,上惧乎刑,次贪乎赏。民之于君,犹子也,何异乎父欲杀其子,先给以威,后啖以利哉?
    孟子曰:“‘我善为阵,我善为战’,大罪也。”使后之君于民有是者,虽不得士,吾以为犹士也。(皮日休《读司马法》)

【问题】
    21.“由是编之为术”中的“术”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22.文章以哪些史实为例阐述自己的观点的?(3分)
    23.作者对“司马法”持怎样的态度?为什么持这样的态度?(用一句话说明)(3分)
    24.作者引用“孟子曰”的目的是什么?(2分)
    25.文章阐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2分)

【参考答案】
    21.(2分)司马法(写“打仗(战争)的方法”得1分)
    22.(3分)唐、虞尚仁,汉、魏尚权(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只写“唐、虞,汉、魏”,不得分)
    23.(3分)反对。(1分)因为方法越是精明被杀的人就越多。(2分)
    24.(2分)更有力地(用理论论据)证明用战争夺得天下是最大的罪过。
    25.(2分)要以仁义(民心)取天下。
    【参考译文】
    古代君主攻取天下,靠的是民心,而现在君主攻取天下,靠的是百姓的生命。
    唐尧、虞舜崇尚仁爱,天下的百姓,跟从他们而让他们成为帝王,这难道不是攻取天下靠的是民心吗?汉朝、魏朝崇尚权势,役使老百姓在战火纷飞之中,在硝烟弥漫的战争中夺取一点点的土地。从武士到诸候,从诸候到天子,没有兵器(军队)则不能称之为威严,不依靠战争则不能让别人臣服,这难道不是攻取天下靠的是百姓的生命吗?
    由这些事实写成的军事著作,战术愈精通则杀人越众多,战法越切合实用,则祸害百姓越重。唉,这也是不仁义的事啊!
    忠厚老实的老百姓,不能害怕死亡,首先害怕(那些)刑法,其次又贪图物质的赏赐。百姓对于君主而言,好比儿子对于父亲。这与你父亲想杀死儿子,先以威严欺骗他,再用利益引诱他有什么区别呢
    孟子说:“我擅长布阵,我擅长打仗’这句话是最大的罪过啊!”如果后来的君主对百姓有这样的态度,虽然他没有得到土地,我认为他们就好象得到了土地一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