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镜泉流作万重滩——说泉
杨振彭
①“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喜爱山水的人都知道,山里头最使人感到清凉的就是山泉,不论在视觉上、听觉上,就连内心之中,【也能够感觉出它是能澡雪一个人的营营世念的。】
②因为,泉是流动的,有着气韵生动的机趣,而就稳重的山来说,泉就是整幅画面内一道突出的线条。潺潺的水声,划破了山中的寂静,这好比气势与浪漫相结合,共同呈现一个充满动感和活力的世界。如果,任何地方都必须是整体与细节相配,那么和天地相比,山是细节,而与线条粗犷的山相搭配,就当是曲折的泉了。
③泉有热的,那就是温泉。当水从地下冒出,迂回潺凌地流在山沟里面,飘忽在水上林间的水蒸气,朦朦胧胧,泛出白茫茫的云光水雾,在洒下的阳光中,弥漫一种泼、墨山水的空灵,这是泉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的感受。
④而泉流动的声音也能表现自然界的旋律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这首王维的《山居秋暝》言,“明月松间照”是一种静态孤寂的意境,月由这棵树转移到另一棵树,然后月光由松叶之间洒下来,一派柔和光明;而顺着山沟倾泻下的清泉,也有悠悠不尽的潺潺之声。于是,在一片自然风景的观照里,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再是宁静而已,一旁的水声,会是一首交响乐。如果我们将自然美景划分为动、静两种,那泉水无疑是静中之动,尤其,当水汇集多了,就会形成波澜壮观的瀑布,诗人李白就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句子来形容庐山瀑布,而任何一种山水,就如同古人所说的:“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如果兰亭不遇王羲之,赤壁不遇到东坡,而永州的山水若无【 】的话,就不会留传后世,同样,庐山的瀑布若是未遇到李白,也不可能以它的特殊风采。在文学中存下历史定位。
⑤泉往往也唤起了人的共鸣。“喷壑数十里,隐若白虹起”,看见万丈飞泉喧腾奔泻于悬崖峭壁之间,一个人或许会感到自然的伟大、神秘、不可思议与可敬可亲,而由之心驰神往。陶渊明就在他《归去来兮辞》里,用见景生情的态度,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现象涌现出来,一发“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的慨叹!毕竟,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林园泉石会永远给予人类无限的启示】,而人终竟汲汲营营,无可逃避的牢笼在世俗的纠结里。虽然,朝朝暮暮山常变,然而自然本体长存;但暮暮朝朝人不同,人却只是天地的过客而已!
⑥“在山泉似镜,流作万重滩”,山中的泉水是清澈的,而流出山之后。泉水就会逐渐浑浊,这好比人们踏入一个现实的社会,就渐次失去他的真情。可是,泉却不能永远藏在山里不流出去,只出世而不入世!虽然,在山里看不见外面世界的污秽,可以像镜子般的清澈,我们也能独善其身,然而,我们怎能坐视众生沉沦苦海,不予援救?一个知识分子."当面对昏晦政治与动乱时局的冲击时,怎还能只对时事关心入耳,停留在臧否人物的程度上,而不油然兴起“不在山为泉,当成万重滩”的志向呢?
⑦泉,《说文解字》写作,象征从石中冒出的水。这种水是活水,所以懂得品茗的行家“水必取自佳泉,茶必取上品”而冲泡出一壶壶的好茶;而酿酒品质的高低,也是与泉水有相当密切关系的。由于泉不会因天旱干涸,故有“源泉滚滚”的说法,在荒旱时候,它依然由千山万壑之间流向人世,以无私的心,给所到之处的万物带来生机,也启示着若要经世致用,不当只是象牙塔中的雕像,而是一个投入人群的实践者。
⑧泉是蕴藏无限的,东坡尝云其文一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即示创作永不枯竭,且能继续不断的涌现。“文思泉涌”虽与才情有关,然而善自培养思路,也未尝不是途径。因为,毕竟所有的题材皆是出自人间,只要深入问题和人生,就会接续着产生新观念与体悟,一如源头活水般的永不枯竭。
【注】杨振良,广东平远人,台湾师大国文研究所博士,现任台湾花莲师院教授、民间文学研究所所长。
【问题】
6.有人认为第①段画线句中“澡雪”一词使用不当,建议改为“荡涤”,你认为如何?简述理由。(2分)
7.第④段空格处应填入的人名是【 】。(1分)
8.从的字形结构推测,泉是一个【 】字。( )(1分)
(A)象形
(B)会意
(C)指事
(D)形声
9.下列对文章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本文结构严谨,语言生动,词藻华丽,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
(B)本文由浅入深、由物及人地阐发了作者对泉水的独特感受
(C)作者认为唯有“泉”与“山”结合,才能呈现充满动感和活力的世界
(D)作者认为庐山瀑布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留名,是源于李白的诗句
(E)本文广征博引诗词名句,意在强调“泉”是文人骚客的吟咏对象
(F)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不同角度形象地描绘了泉水的美
10.作者说“泉往往也唤起了人的共鸣”。综观全文,这些“共鸣”是:(4分)
(1)【 】;
(2)【 】;
(3)【 】;
(4)【 】。
11.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以“镜泉流作万重滩”为题的用意。(4分)
12.请另举一实例说说你对第⑤段划线句的理解。(80字左右)(4分)
【参考答案】
6.(2分)认为使用不妥的,可从语法角度分析,指出其动宾措配不当的语病,也可必从生造词语角度理解。认为用词恰当的,可从“澡雪”一词的语境义方面理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泉对芸芸众生无数俗念的洗涤、净化作用。
7.(1分)柳宗元
8.(1分)A
9.(6分)BF
10.(5分)答对任意一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5分(1)抒发自然长存、人生短暂的感叹;
(2)要向泉一样用世,积极投身社会;
(3)要经世致用,努力为社会造福。
(4)只要深入问题和人生,就会接续着产生新观念与体悟,一如源头活水般的永不枯竭。
11.(3分)化用诗句增加文采(1分),点出泉水如镜子般清澈的特点(1分);揭示主旨,要向泉一样经世致用,不管环境如何,都要积极投身社会,为社会造福(1分)。
12.(4分)举例1分,分析2分,表达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