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观我孔子之学说,其审美学上之理论,虽不可得而知,然其教人也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6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4833浏览:

【原文】
    今观我孔子之学说,其审美学上之理论,虽不可得而知,然其教人也,则始于美育,终于美育。《论语》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又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在古昔,则胄子①之教,典于后夔②;大学之事,董于乐正。然则以音乐为教育之一科,不自孔子始矣。荀子说其效曰:“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故乐行而志清,札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此之谓也。故子在齐闻《韶》,则“三月不知肉味”。而《韶》乐之作,虽挈壶之童子,其视精,其形端。音乐之感人,其效有如此者。
    且孔子之教人,于诗乐外,尤使人玩天然之美。故习礼于树下,言志于农山,游于舞雩,叹于川上;使门弟子言志,独与曾点。点之言曰:“莫春者,春眼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由此观之,则平日所以涵养其审美之情者可知矣。
    注:①胄子:古代指继位的长子。②后夔:传说是舜时的乐官。

【问题】
    25.下列各项中对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然其教人也(然而)/无若宋人然(……的样子)
    B、兴于诗(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
    C、然则以音乐为教育之一科(用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且)
    D、浴乎沂,风乎舞雩(在)/知不可乎骤得(语气助词,表示疑问)
    26.对“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一句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句话可译为“从切近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长远来说可以辅佐君王”。
    B、这句话强调了“诗”的教化作用和文化地位。
    C、这句话充分说明孔子对“诗”的重视。
    D、“事君”就是做官,是古代教育的最高理想。
    27.文章第一段引用《论语》和荀子的言论,主要是从【    】和【    】两个方面来阐述“诗”、“乐”的教化作用。(3分)
    28.作者认为孔子在教育中十分重视“美育”,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中的依据。(3分)

【参考答案】
    25、(2分)B
    26、(2分)D
    27、(3分)人的成长和社会风气的改善
    28、(3分)孔子非常关注“诗”“乐”的熏陶教育作用;孔子平日教人尤重天然之美的涵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