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5516浏览:

【原文】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荐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
    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则往往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睎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荣幸之至,书不尽怀,曾巩再拜上。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

【问题】
    22.作者写这封书信的缘由是【    】。(2分)
    23.分析铭和史的不同之处。(3分)
    24.对“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一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后来的为他人作铭的人,应该看看那个让我写铭的人。
    B.后来的作铭刻碑的人,应当考查逝去者的人品和为人。
    C.后代想要自己作碑铭的人,应当注重考查自己的为人。
    D.后代想给先人作碑铭的人,应考查碑铭写作者的为人。
    25.好的铭文的标准是【    】;写出这样的铭文要求作者是【    】。(2分)
    26.评析古代通过作铭刻碑“行世传后”的思想。(3分)

【参考答案】
    22.(2分)答谢欧阳修写信给作者并为作者的先祖父撰写墓碑铭。
    23.(3分)史是实录善恶之行;铭只书美善之德,有褒扬美善之义,故人恶则无铭志之撰。
    24.(2分)D
    25.(2分)公和是;畜道德而能文章
    26.(3分)作铭刻碑是好的做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为先辈作铭,表达后辈的孝敬之心,让先辈的美好品德得以弘扬和传承。但是有些铭刻为了粉饰逝者,歪曲事实,期望流传千古,这又不是好的做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