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①卫公既灭突厥,斥境至于大漠,谓太宗曰:"陛下五十年后,当忧北边。"高宗末年,突厥为患矣。突厥之平,仆射温彦博请其种落于朔方以实空虚之地,于是入居长安者且万家。郑公以为夷不乱华,非久远策,争论数年不决。至开元中,六胡州竟反叛,其地复空也。
②卫公始困于贫贱,因过华山庙,诉于神,且请告以位宦所至,【辞色抗厉,观者异之。】伫立良久乃去,出庙门百许步,闻后有大声曰:"李仆射好去。"顾不见人。后竟至端揆。隋大业中,卫公上书,言高祖终不为人臣,请速除之。【及京师平,靖与骨仪、卫文升等俱收。】卫、骨既死,太宗虑囚,见靖与语,固请于高祖而免之。始以白衣从赵郡王南征,静巴汉,擒萧铣,荡一扬、越,师不留行,皆靖之力。
③武德末年,突厥至渭水桥,控弦四十万,太宗初亲庶政,驿召卫公问策。时发诸州军未到,长安居人,胜兵不过数万。胡人精骑腾突挑战,日数十合,帝怒,欲击之。【靖请倾府库赂以求和,潜军邀其归路。】帝从其言,胡兵遂退。于是据险邀之,虏弃老弱而遁,获马数万匹,玉帛无遗焉。
【注】①卫公,即卫国公李靖,本名药师,京兆三原人。②仆射,官名。③端揆,指宰相。宰相居百官之首,总揽国政,故称。④白衣,古代平民服。⑤控弦,拉弓,持弓,借指士兵。
【问题】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斥境至于大漠
⑵因过华山庙
(3)太宗初亲庶政
(4)于是据险邀之
18.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卫公始困于贫贱 固请于高祖免之
B.入居长安者且万家 且请告以位宦所至
C.六胡州竟反叛 后竟至端揆
D.以实空虚之地 始以白衣从赵郡王南征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辞色抗厉,观者异之。
(2)靖请倾府库赂以求和,潜军邀其归路。
20.第②段画线句应有两处停顿,请用“/”标出。(2分)
及京师平靖与骨仪卫文升等俱收
21.从全文看,唐太宗对李靖的态度是口口。(2分)
22.联系全文,简述卫国公李靖的武略。(2分)
【参考答案】
17.(4分)(1)开拓(扩充)
(2)造访
(3)亲自掌管
(4)凭借
18.(2分)C
19.(5分)(1)(他)言辞声音高亢表情严厉,围观的人感到诧异。
(2)李靖请求倾尽皇家府库全部财物用来作为求和的礼物,(同时)埋伏部队,(在)他们的归途中拦截(他们)。
20.(2分)及京师平/靖与骨仪/卫文升等俱收
21.(2分)信任、看重(或倚仗)
22.(2分)①富有远见。为唐太宗不断开拓疆土后,对未来的战事有先见之明且为太宗提出了及时的告诫。
②善于指挥。跟随赵都王李孝恭南征萧铣,平定巴蜀汉中活捉萧铣,扫荡残余敌人,独立;治理扬辦、越州社会秩序,军队仍保持前进。
③机智应敌。一面请求和之计,一面埋设伏兵,凭借险要地形,智慧地阻击了突厥部队,抵抗了外来侵略者。(三个要点答出其中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