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伟大心灵的最好途径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4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5948浏览:

【原文】
    通往伟大心灵的最好途径
    ①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定下的“世界阅读日”。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也许是因为在这天出生或逝世的有塞万提斯、莎士比亚这样一批著名作家。在我看来,这个纪念是在提醒人们,阅读可能是又一面临“消亡”的事物,尽管阅读物和阅读形式空前多样。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形式的“万花筒”般的景观,人们的阅读时间和内容呈现出整体下滑的趋势,其后果是人的精神追求普遍粗俗化。今天的许多学说和理论,常常只是激励人们爱慕当下,爱慕“物质和权力”,却窒息了“对高贵东西的热爱”,它们让人“只生活在世界的表层、实用性和外观之中”。如果说,一般民众的阅读大多是一些营销、时装、化妆、养生、体育新闻或漫画之类,那么被称为知识分子的人的阅读则往往又过于抽象、专门、琐碎,很多人已不再寻求把世界当作一个可直观理解的整体来看待了。这些东西当然是有用的,但问题是,没有深度、没有整体的内容“很容易被既无思想又无道德的势力所利用”。
    ②19世纪法国学者托克维尔提出了诸多令人痛苦的问题:为什么当文明扩展时,杰出的个体却减少了?为什么当知识变得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时,智力天才却越来越稀少?为什么当不存在较低等级时,较高等级也不复存在了(好像洪堡说过:“杰出的头脑离开了思想”)?为什么当统治的才智延及大众时,应该领导社会的那些伟大的天才就消失了?他无比沉痛地说:我们生活的时代,个体,甚至最伟大的个体都变得微不足道了。未来的社会“更多是由聪明的动物,而不是由自由、文明的人”构成的“庸碌之辈的社会”。
    ③也许,“记忆人的伟大可以通过阅读伟大著作来实现”。我深信阅读好书,特别是阅读经典,是通往伟大心灵的最好的途径。今天的人可能很难想象18、19世纪的欧洲人是怎样热爱阅读的。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卢梭出生地日内瓦的居民有三分之一从事钟表制造、珠宝加工和纺织业。那时(如1712年左右)人民勤劳而衣食颇丰,但不尚奢侈,崇尚自由、理性和良知。社会没有太大的贫富悬殊。工人在闲暇时常常阅读洛克、孟德斯鸠、牛顿等人的著作(对今天的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卢梭的父亲就是一个钟表匠。卢梭回忆说:“每天吃过晚饭,我们就开始阅读这些书籍,没完没了,往往通宵达旦”。这位思想家认为,童年时代的这段经历是自己在以后的艰难岁月中没有沉沦的重要原因。俄国的天才导演塔可夫斯基也多次谈到阅读经典对他的影响。他说:“在我孩提时代,母亲第一次建议我阅读《战争与和平》,而且于往后数年中,她常常援引书中的章节片段,向我指出托尔斯泰文章的精巧和细致。《战争与和平》于是成为我的一种艺术学派、一种品位和艺术深度的标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办法阅读垃圾,它们给我一种强烈的嫌恶感”。我们总在讨论什么是人文教育,在我看来,人文教育就是仔细阅读伟大心灵留下的伟大著作。
    ④鼓励人们要读书,特别是要读经典的人常常会说:我们都是矮子,但是阅读可以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大概不是事实。巨人的作品产生的背景已不复存在,现代人又过于世俗化,我们与大师的心灵距离已太远了。但这绝不是拒绝伟大作品的理由。以为自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爬上巨人的肩膀,或者干脆不承认有什么高于或优于自己的巨人存在,这相反的两极也许是许多现代人的通病。拒绝神话,躲避崇高,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常识,但这个常识不是真理。
    ⑤今天许多人对书籍是人生重要伴侣的道理很陌生。我想,一个人要想使自己不至沉溺于微不足道的欲望,并发现真正严肃的东西,他需要使当下的生活与真正的严肃性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只从当下的影视中是找不到这种距离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定下“世界阅读日”的原因,它可以让人们暂时停一下匆忙的脚步,暂时地让人的灵魂摆脱一下物质的束缚,“瞥一眼”大师的心灵世界,哪怕是体会一下天堂的滋味也好。
    ⑥我现在非常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这种享受源于有充裕时间自由地阅读。现在,日常劳作一点也不让我厌烦,因为我知道有一本好书在等着我,有一个新的世界正等着向我敞开。我不想否认,我真实生活的这个世界还很不完善,还充满了让人厌恶的东西,但有那么多伟大的作品,我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是非常值得的。

【问题和参考答案】
    7.“万花筒”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7.(2分)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生活形式及各种诱惑。】
    8.对“当今人的精神追求普遍粗俗化”的主张表现为:(2分)
    【8.(2分)(1)民众大多阅读的是实用肤浅一类的书籍(2)知识分子阅读过于抽象、专门、琐碎。这些阅读内容引导人们爱慕物质与权力。】
    9.第③段中“我再也没有办法阅读垃圾”的原因是:(3分)
    【9.(3分)(1)经典的阅读给人以高尚的思想、心灵的良知;(2)文章的精巧与细致(3)高雅的品位或有深度的艺术评判标准(答出2点满分)】
    10.下列说法恰当的两项是(    )(    )(6分)
    A.每年4月23日被定为“世界阅读日”,就是因为一些大文学家的出生或
    逝世纪念日。
    B.第②段运用了排比与设问手法对人们精神生活现状表示了担忧。
    C.作者从阅读现状出发,阐述了阅读经典就是通往伟大心灵最好的途径。
    D.以卢梭阅读经历为例,说明常读名人名作在以后人生中能抵制沉沦堕落。
    E.第⑤段中“只从当下的影视中是找不到这种距离”的原因是影视粗俗,
    书本高雅。
    F.全文议论角度独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内容丰富,读来受益匪浅。
    【10.(6分)DF】
    11.让阅读成为重要伴侣的条件是:(3分)
    【11.(3分)(1)摆脱物欲控制    (2)追求精神充裕    (3)对心灵伟大要有敬畏之心】
    12.本文语言富有思辨性,请举两例具体说明。(4分)
    【12.(4分)举例(1分);说明(3分)如第1段中作者针对阅读物和阅读形式空前多样的现状,辩证地指出当今民众的阅读看似丰富多彩,其背后实则是人们精神追求的普遍粗俗化;又如第2段中作者借助法国学者托克维尔的论述,以一连串问句,反思文明扩张时期杰出个体却反而减少的原因,进而表述对未来社会平庸化的担忧;再如第4段中作者对“阅读可以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一论调提出质疑,指出由于社会环境缺失和现代人的世俗化,这一论断已难以成立,同时批判了当下读者以为只要阅读经典就能有所成就,或者干脆拒绝经典这两种极端化的通病。(文中还有其它思辨之处,自圆其说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