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艺术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4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6001浏览:

【原文】
    数字化时代的艺术
    ①艺术被复制技术弄得身不由己,并非是电脑出现以后才有的事情。
    ②早期欧洲用羊毛挂毯来复制油画,织毯工人用各种颜色的经纬线对应画面上相应的色素,只是羊毛毯子太贵,织得起挂毯的也就请得起画师了。随后出现的铜版画使更多的人可以分享到艺术品,但这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与原作相比,这些复制品在质量上相差太远,数码方式出现之前的复制术都是一种有损复制,所以它们的冲击力远远小于今天的数字化复制。
    ③摄影技术的兴起,至少在两方面对艺术产生了影响:一是它取代了绘画的写实职能,甚至在摹物象形的功能上,摄影比绘画要强大得多;二是它具有可复制性,不但可以用来复制绘画,它自身就是可复制品。这两点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绘画的传统要求。即使在绘画的装饰功能方面,摄影也部分的抢了绘画的饭碗,至少像明信片风景和鲜花之类,摄影和绘画同样广受欢迎。【甲】有着几千年传统的绘画必须要存在下去,【乙】不能以传统的方式来延续,【丙】绘画被迫重新思考了自己的存在意义。现代主义艺术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中诞生的。
    ④也许今天的绝大多数人和艺术的第一次接触就是从摄影获得的。比方每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可能都知道《蒙娜丽莎》,但他们看到的大都是这幅画的印刷品。数码复制的影响在于,它不仅在复制的精度上更为出色,对这一复制品的再复制也不会导致损耗——它从技术上消解了原作的概念,会导致艺术品价格上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成功的传播所建立的广泛的知名度,也许会极大地刺激人们对原作的需求;但另一种业已成为现实的趋势是,完美的复制降低了对原作的需求,如果人们可以轻易地从网络上下载质量完全一样的图片或音乐,他们为什么还要额外花钱购买呢?这将直接影响到艺术生存下去的方式。
    ⑤数码复制带来的又一个问题是艺术消费群体的改变。以前的艺术实际上都是为某个特定的对象而生产的,壁画是为教堂画的,圣像画是为老百姓画的,肖像是中产阶级的需求。现在,如果艺术品将通过数码复制进行传播,艺术品所面对的受众在很大程度上就变得不可预知。这种情况迫使艺术家必须自定义他的任务,使创作过程中所依循的规则出现模糊,难以聚焦,这对创作的影响不言而喻。
    ⑥艺术家一旦事先知道作品要通过数码化的方式到达终端受众,他或者会让他的作品更适合这种传播,或者会抗拒这种传播,刻意去强调作品中那些难以在数码复制中还原的东西。事实上,目前的技术所不能复制的东西已经所剩无几。照这种思路,艺术可能会更多地朝味觉、触觉等领域发展;而照前一条思路,艺术显然应该进一步图形化、卡通化。抗拒数码化的艺术家会更强调体验,更倾向于装置或者身体艺术之类强调现场亲身体验的方式;绘画将更多地强调质感等一切手工的痕迹,戏剧或许会复兴。而乐观地迎接数码化的艺术家会更多地从事摄影和视频、音频方面的制作。这类艺术品与金钱之间的关系将更间接,也许会变得越来越像今天的报纸,它可以用极低廉的价格提供给你,用你的阅读为它创造价值。
    ⑦事实上,数字化不但为准确的复制提供了可能,也为不准确的修改打开了方便之门。要在数码时代做一个艺术家显然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你必须把自古以来关于创作主权的传统观念当作不切实际的幻想提前抛弃。那些匿名的受者,随时可以采取一种更加主动的姿态来对待你的作品,而且由于在数字化条件下对作品的再处理只需要某种心血来潮的念头,没有多少接受者能经得起这样的诱惑。作品一旦离开作者,可能会经过多次剪辑、改动,最终以始料不及的面目呈现给最后一个接受者。作品的再生产、再消费几乎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到达终端消费者眼前的是经过复杂的再处理之后的东西。由一个个体艺术家设计好艺术手法,严格的控制整个艺术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模式越来越不可能。对消费者而言,他最终所接触到的是一个庞大的文化活动的产物。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初始作者成为一个匿名者,创作者和接受者同时隐形,这也许是数码复制所开启的一个新的匿名时代。

【问题】
    1.第③段【甲】【乙】【丙】三处应依次填入(    )(2分)
    A.因此    也    于是
    B.即使    也    因此
    C.然而    又    于是
    D.况且    又    乃至
    2.第④段中,“它从艺术上消解了原作的概念”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数码复制品的出现颠覆了原作存在的唯一性。
    B.数码复制品改变了接受者对原作内涵的理解。
    C.数码复制品使得艺术品的原创性受到了挤压。
    D.数码复制品的出现影响了人们对原作的需求。
    3.根据第⑥段的文意在(1)(2)(3)处填入适当的内容(3分)

    4.第⑥段末尾以报纸来做类比的作用是【    】(2分)
    5.联系全文概述“艺术被复制技术弄得身不由己”的表现。(4分)
    6.本文所持的是“创作者立场”,请从“观赏者立场”,说明数码复制技术带来的影响。(5分)

【参考答案】
    1.C(2分)
    2.B(2分)
    3.(1)迎合数码化
    (2)强调体验
    (3)艺术形式(表现)(3分)
    4.更清晰地说明艺术品的价值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2分)
    5.(1)挂毯、铜版画等复制技术,使作品的原貌在传播过程中受到折损。(2)摄影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绘画的传统要求,催生了现代主义艺术。(3)数码复制技术影响了艺术品的价格,进而影响了艺术家和艺术品生存、发展的方式,导致创作方式的改变、艺术形式的变化。(4)数码复制技术使得受众可以随意对艺术品进行剪辑、改动,使艺术品最终变得面目全非。(4分)
    6.答案示例:复制品进人观赏者的生活情境,使观赏者和艺术品距离更近,满足了大众对艺术的渴望;数码复制技术促进了艺术的多样性,使得欣赏者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数码技术使得观赏者同时也可能参与到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通过对艺术品的改编,表达个人的感悟、评价、灵感,使其成为表达自我的手段等。(5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