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贫士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5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陶渊明文章ID:56066浏览:

【原文】
    咏贫士
    【晋】陶渊明
    万族各有托①,孤云独无依。暖暧②空中灭,何时见余晖?
    朝霞开宿雾③,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④。未夕复来归⑤。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注】①万族,自然界众多的事物。②暧暧:目光昏暗的样子。③宿雾:夜间的雾气。④翮(hé)
    鸟的翅膀,代指孤鸟,喻作为贫士的诗人。⑤未夕:比喻年龄未老。陶渊明归隐时只四十一岁。

【问题】
    14.这首诗的体裁是(    )。(1分)
    A.五言律诗
    B.五言绝句
    C.五言古诗
    D.近体诗
    15.对本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二句以“孤云”自喻,与各有所托的“万族”形成对比。
    B.中间四句用独鸟比况,表示与逐队群飞的“众鸟”的区别。
    C.由“未夕复来归”可推知本诗当作于《归去来兮辞》之前。
    D.量力而行,遵守大道,宁愿忍受饥寒,可见诗人志趣高洁。
    16.关于末句“已矣何所悲”有以下两种说法,请评析之。(4分)
    【甲】世无“知音”,与前文“万”“众”“孤”的对比呼应。“何所悲”说明寓愤于中,悲不自胜。
    【乙】举世皆依乘风云,而己独无攀援飞翻之志。宁忍饥寒以守志节,纵无知此意者,亦不足悲。

【参考答案】
    14.(1分)C
    15.(3分)C
    16.关于本诗末句的情感,甲乙两个说法是相通的:(1分)甲认为,诗人以一己高洁的坚守来对抗整个社会的肮脏,诗人永远是孤独的,自然悲愤难以言表:(1分)乙认为,诗人坚守志节甘愿忍受一切,是一种完全自觉自愿的行为,内心强大的人不会对个人境遇有什么悲伤。(1分)“悲不自胜”是针对整个社会的堕落而发,“不足悲”是对自己坚守志节的个人遭遇的自信。(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