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游记》序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0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作者:文震孟文章ID:56326浏览:

【原文】
    《洞庭①游记》序
    明·文震孟②
    ①游有四快,而天时之宜,风月之美,眺览之奇不与焉。游当茹素之期,不以酒肉丝竹尘点山灵,一快也。又当沦弃之日,山中好事之家,无相物色者,草衣衲侣,游乃益清,二快也。穷林屋之胜,至于烟迷径绝,田夫野老,惊相告语,奔走救援,此犹足以征人心焉,三快也。以余耳目所及之名公,若冯元成先生游记遍天下,独遗几席之洞庭。至张伯起、周公瑕、王百谷,皆未尝泛石公、龙渚之棹③。惟赵隐君凡夫④仅一至。其他游者不能记,记者不能尽。即弇州之文⑤,亦似寥寒未称。而孟长⑥雄词伟藻,直与缥缈、莫厘⑦争高竞爽,吞今掩古,光怪陆离。将使后来游者,遂可无言绝响,不必先结一记游之想,以挠其登高临深之天趣,四快也。
    ②昔人有言,山水之神情,恒与幽人畸士相亲昵。然非言语文章之妙,不足以发潜而疏远。【今间询之楚人,武昌赤壁,仅一培塿⑧;而柳州遗迹,按图索之,殊不相当。】独以两公文在,儿与五岳四渎⑨并垂声于宇宙。文人不遇,岂非山水之甚幸哉!况洞庭灵奇,夙标震旦。惟护之以风涛,布之以险阻,即具逸情远胜者,亦未能时时酬对。一朝不偶⑩,相得益彰,山灵恺豫11,又复何如!不啻吾所称“四快”而已。
    ③余接摈废以来,屏栖深谷,云封烟绕。门前寸步,便如黔蜀万山。洞庭之游,日与孟长期,而今竟先我矣。览兹游记,固深快之,而亦深妒之,终乃深幸之。幸我虽未游,而孟长已游,他日虽游而已,不必记游也。
    【注】①洞庭:指江苏太湖中的洞庭东山和西山。②文震孟:苏州人,忤魏忠贤意,遂归。③石公:太湖边的山名,在太湖边。龙渚,指太湖。④赵隐居凡夫:隐士赵凡夫。⑤弇州之文:指明代王世贞的诗文。⑥姚希孟,文震孟的外甥。⑦缥缈:山名。莫厘东洞庭山。⑧培塿:小山丘。⑨五岳四渎:泛指大山名川。⑩不偶:命运不好。11恺豫:祥和快乐。

【问题】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也
    B.焉
    C.耳
    D.耶
    22.概括“游有四快”的内容。(2分)
    23.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今间接地去询问楚地的人,三国时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山水,按照地图去找,也很难找到。
    B.如今偶尔地去询问楚地的人,苏轼笔下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的文化遗迹,按照地图去找,也很难找到。
    C.如今间接地去询问楚地的人,三国时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宗元笔下的山水,按照他文章所写去找,实地也与文中描绘不相称。
    D.如今偶尔地去询问楚地的人,苏轼笔下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山水,按照柳宗元文章所写去找,实地与文中描绘不相称。
    24.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5.请从句式角度赏析第③段。(4分)

【参考答案】
    21.(1分)C
    22.(2分)要点:1.素食游山,无尘俗之累;2.无人烦扰,与僧同游有情趣;3.民风淳朴、人情之乐;4.孟长之文极妙,自己无需再作文可以纯粹赏玩。
    23.(2分)D
    24.(4分)要点:第②段承接第①段“游之四快”的最后“一快”,推进文意,指出“文人不遇,乃山水之甚幸”,被贬谪的文人与山水情怀相投,因而能够写出山水真正的神韵,表达了在山水的祥和宁静中获得慰藉的快乐,也透露出贬谪的不平。
    25.(4分)要点:多用四字句,写景、抒情简洁明快,写出了自己被贬幽居之环境之僻远寂寞,节奏简明流利。深……深……深……的排比使用生动而突出地展现了作者对于孟长文章的赞美。末句采用了散句的形式,舒缓有致,幽默有味。表达了自己对孟长之文的推崇和将尽兴于山水的期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原文】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原文】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先①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

  • 醉著

    【原文】 醉著 韩偓①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②一村烟。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

  • 春日即事

    【原文】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原文】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原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