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贼平①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①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
【问题】
1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歌的对仗和内容看,本诗是一首以送别为内容的五言律诗。
B.一二两句交代诗人送人北归的原因,抒写自己不能还乡的痛苦。
C.三四两句寄托诗人的悲苦,与“国破山河在”有异曲同工之妙。
D.五六两句从友人的角度落笔,真实描写了乱离之后的荒乱场景。
14.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慷慨激昂
B.清新流畅
C.刚劲凝练
D.凄苦悲凉
15.明代诗人徐用吾评价本诗的最后两句:“观其结句,犹不免有悲伤之意,其与《诗经》‘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同一用意。”请从手法角度,联系全诗内容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13.D
14.D
15.结尾两句运用借景抒情(或以哀景衬哀情、虚写)的手法,想象友人北归途中只有飞禽和衰败的野草相伴着友人的悲苦愁颜的情形,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担忧和悲伤之情,也写出了安史之乱给百姓和国家带来的深重灾难,这与《诗经》中“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借鸿雁哀鸣来抒发流民内心的悲伤和对统治阶级的怨愤是同一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