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绎先生诗集叙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3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苏轼文章ID:56514浏览:

【原文】
    凫绎先生诗集叙
    苏轼
    ①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①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史之不阙文,与马之不借人也,岂有损益于世也哉?然且识之,以为世之君子长者,日以远矣,后生不复见其流风遗俗,是以日趋于智巧便佞而莫之止。是二者虽不足以损益,而君子长者之泽在焉,则孔子识之,而况其足以损益于世者□。
    ②昔吾先君适京师,与卿士大夫游,归以语轼曰:“自今以往,文章其日工,而道将散矣。士慕远而忽近,贵华而残实,吾已见共兆矣。”以鲁人凫绎先生之诗文十余篇示轼曰:“小子识之。后数十年,天下无复为斯文者也。”先生之诗文,皆有为而作,精悍确苦,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可以伐病。】其游谈以为高,枝词以为观美者,先生无一言焉。
    ③其后二十余年,先君既没,而其言存。士之为文者,莫不超然出于形器之表,微言高论,既已鄙陋汉、唐,而其反复论难,正言不讳,如先生之文者,世莫之贵矣。轼是以悲于孔子之言,而怀先君之遗训,益求先生之文,而得之于其子复,乃录而藏之。先生讳太初,字醇之,姓颜氏,先师究公之四十七世孙云。
    注:①史之阙文:史书上有存疑的地方。

【问题】
    24.从后文来看,第①段孔子“今亡矣夫”所感叹的应是(    )。(2分)
    A.淳厚朴实的美德风气
    B.矢志不渝的执着精神
    C.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
    D.超然物外的酒脱性格
    25.可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1分)
    A.矣
    B.乎
    C.耳
    D.也
    26.关于文中苏轼“先君”的表述,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2分)
    A.苏轼的“先君”对于文道的衰亡表达了深深的担忧。
    B.苏轼的“先君”有敏锐的洞察力,具有先见之明。
    C.苏轼的“先君”的话语,表现了他对凫绎先生的高度评价。
    D.苏轼的“先君”为了延续凫绎先生的诗文,对苏轼殷殷嘱托。
    27.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28.苏轼对凫绎先生的诗文“录而藏之”,评析此举在当时的现实意义。(4分)

【参考答案】
    24.(2分)A
    25.(1分)B
    26.(2分)D
    27.(3分)运用比喻(或运用整句),把凫绛先生的诗文比作为可以疗饥的五谷和治病的药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凫绎先生的诗文有益于国家民生,针砭时弊,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用。
    28.(4分)在当时,社会上华而不实、夸夸其谈的文风泛滥,而像凫绎先生这样直言不讳、反应现实的文章却得不到重视,苏轼的行为明确表明了他对凫绎先生诗文风格的支持,这对于改变当时的不良文风具有积极意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