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舍示学者书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5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归有光文章ID:56619浏览:

【原文】
    山舍示学者书
    归有光
    ①有光疏鲁寡闻,艺能无效。诸君不鄙,相从于此。窃以为科举之学,志于得而已矣。然亦无可必得之理。诸君皆禀父兄之命而来,有光固不敢别为高远,以相骇眩。第今所学者虽日举业,而所读者即圣人之书,所称述者即圣人之道,所推衍论缀者即圣人之绪言,无非所以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而出于吾心之理。夫取吾心之理而日夜陈说于吾前,独能顽然无概①于中乎?愿诸君相与悉心研究,毋事口耳剽窃。以吾心之理而会书之意,以书之旨而证吾心之理,则本原洞然,意趣融液;举笔为文,辞达义精,去有司之程度亦不远□。
    ②近来一种俗学,习为记诵套子,往往能取高第。浅中之徒,转相放效,更以通经学古为拙,则区区与诸君论此于荒山寂寞之滨,其不为所嗤笑者几希。然惟此学流传,败坏人材,其于世道为害不浅。夫终日呻吟,不知圣人之书为何物,明言而公叛之,徒以为攫取荣利之资。要之,穷达有命,又不可必得。其得之者亦不过酣豢富贵②,荡无廉耻之限,虽极显荣,只为父母乡里之羞。愿与诸君深戒之也。
    【注】①顽然无概:顽固不化而不知大略。②酣豢富贵:贪图富贵。

【问题】
    23.可填入文中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矣
    B.焉
    C.尔
    D.也
    24.第②段加点字“之”在文中指代【    】。
    25.“以吾心之理而会书之意,以书之旨而证吾心之理”在文中强调(    )
    A.人与书应当相辅相成。
    B.人与书应当相通相融。
    C.读书应当有益于修身。
    D.读书可以使本心洞明。
    26.上文两段论述角度不一,请加以分析。
    27.选择一个角度,分析本文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23.A
    24.以记诵套子获取功名利禄。
    25.B
    26.第一段从正面论述读书应以真实的领悟为首要目的,然后才获取功名,人与书应当相通相融;第二段从反面论述社会上以套路获取功名的恶劣风气,要深以为戒。正反角度使论证更有力。
    27.从正面,肯定角度阐述人与书应当相通相融,本文的现实意义是读书依然要寻求真学问,读书真正的目的是修养自身,获得成就只是副产品;从反面,批评角度批评社会以套路获取功名的恶劣风气,本文的现实意义是反思现代社会如此套路依然存在,依然是损害读书真意的重要途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