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①我们知道,在家庭关系中不需要正义道德,在朋友熟人乡亲关系中也不需要正义道德,而只有在陌生人之间才需要正义道德。维系前两种关系的是仁爱道德,而正因为在陌生人关系中缺乏仁爱情感(罗尔斯所谓的“相互冷淡”),才需要建立正义道德。这似乎意味着,正义道德的价值发自互利交换的动机,是因为正义对人有用、有利,我们才需要它、尊重它。这种观点曾经风靡于17、18世纪,其代表人物是霍布斯、洛克这些感觉主义者。这种观点将价值的发源归因于人的利益追求、利害感受或自爱自利。
②但是,这种观点遭到剑桥柏拉图学派和情感主义者的严厉批评。他们认为,仅仅靠相互利益关系而无相互善意关系,不能建立正义道德;正义道德不仅发自利害感受,而且发自同情心。也就是说,仅仅诉诸利益并不能使人尊重和遵循正义道德;只有同时诉诸道德情感,人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尊重正义、热爱正义、维护正义。休谟认为正义价值的最初源头是利己的互利动机,但一旦正义建立起来,就会产生向人们进行道德教育和灌输的过程。经这一过程,人们对正义价值的敬重和维护就不再是出于利己心,而是出于一种道德情感(同情心);人们就不再把正义仅仅视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而是视为就是目的本身。在休谟看来,没有正义感的道德建设(教育、灌输、启迪等),正义道德无以为存。
③而任何道德建设都是一个诉诸人们道德情感、培养人们道德情操的过程;不诉诸情感,道德以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根本无法维持。情感是否是所有道德价值的根据,这一点是可以讨论的,但是,情感是所有道德价值得以维持的根据,这一点是无疑的。康德企图将正义道德的维持建立在毫不诉诸情感(如同情心、仁爱之心)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康德那里,助人不必是“为乐”的过程,不必怀有仁爱心、同情心、怜悯心等等;唯一需要的是对道德法则的无限敬重,这是一种出自理性的义务。康德自己也深知这种对情感的绝对排斥在现实生活中达不到,故认为这是先验理性发出的绝对命令,是即使永远达不到也应该努力追求的彼岸。很难想像,如果没有情感的推动,人会去帮助人?单有理性是不足以维持道德的,道德必须诉诸情感。理性可以说服人,但不能打动人;仅仅诉诸理性,对手会服输,但不会跟着你走。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价值竞争和冲突的时代,不同价值靠什么去赢得人?诉诸理性无疑是必要环节,但理性仅仅是提供支持的理由,若无情感置入,这种理由可能是聊胜于无。理性本身毫无生气,不具吸引人的媚力,纯粹地坚持理性,等待人的认知能力提高,几乎等于等待死亡。只有迂腐之人才会相信:真理在我这一边,因此我必胜。实际上,最认为历史规律有利于自己并且相信真理必胜、我必胜的人,最善于去争夺人心,激发情感,鼓动大众,他们决不会消极等待客观真理为其开辟道路。真理决定论在表面上的科学性蕴含着极大的号召力,可是,“科学性”一词本身就赋有极其丰富的情感内容。
④自由主义是最讲究合理性和中立性的体系,但正因为如此,它易于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被意识形态专家的鼓动、煽情所击败。不要以为自由主义就必然胜利,不要企图去等待人们认识到自由主义的真理价值,如果自由主义者不去战斗,它完全有可能在地球上消失。自由主义所坚持的价值与其他意识形态所坚持的价值处于竞争之中,坚持自由就意味着可能损害平等,坚持个人主义就意味着有可能削弱对共同体的归属感,坚持对人权的尊重就意味着会限制国家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因此,反对自由主义的对手们是不会在竞争中服从什么理性,他们所服膺的是情感。同理可知,没有对自由的热爱、向往和追求,就不会有自由。自由是一种价值,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价值,若没有情感注入其中,就不可能实现她,捍卫她。只有热爱,才会给我们以动力,不惜以生命和爱情为代价去追求她。
⑤情感可以为恶张目,也可以为善讴歌;可以为非正义煽动,也可以为正义唱赞歌。这不是在鼓吹道德相对主义,而是在指出一个严峻的事实:你不去诉诸情感,你就有可能失败。但是,话说回来,这种情感的作用也仅限于为道德增添光彩,而未必能产生真正的道德。问题是在今天的中国,有着太发达的工具理性,太缺乏追求价值理性的热情。工具理性的发达使价值的实现极有效率,包括恶的价值和不正义价值的实现也极有效率。如果失去价值理性及其所弘扬美好情感,我们这个时代就会被工具理性所窒息,会被无情的冷漠所击溃。科学技术本身及其工具理性对人们形成健全的、丰富多彩的的价值生活不会有多少帮助,而今天的人们又过分迷信科学和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少人从小就被环境和教育塑造成麻木、漠然的性格,只追求事实认识,而缺乏价值倾向;没有生气,没有激情,没有血性,少有感受性和良知判断力。殊不知,如果不能激发和调动全体国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所增加的也许只是作为生活数量的财富,而不是作为生活质量的价值,长此以往,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发展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国家,永远只是群氓聚集的奴隶之邦,无论他树立了多少高楼大厦,无论她建筑了多少隧道桥梁。
【问题和参考答案】
3.简述第②段在文章中的作用。(2分)
作用:内容+结构
道德建设需要注重利益,也要注重道德情感。与第一段观点相对;为下文观点”情感是道德价值得以维持的根基“做铺垫。
4.作者论述“自由主义”的意图最准确的一项是(D)。(3分)
A.强调“自由主义“价值具有合理性,值得人们付出热情、努力追求。
B.论述“自由主义“价值具有多重性矛盾性复杂性,必须谨慎对待。
C.指出“自由主义“的反对者,常常利用偏见与情感,来蛊惑人心。
D.以“自由主义“为例,论证维持道德须情感、理性两者并重的观点。
5.根据文章内容推断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情感可以作为所有道德价值的根据。
B.自由主义者从不诉诸煽情来寻求支持。
C.科学并不具有完全绝对的客观性。
D.工具理性越发达,价值理性越缺乏。
6.找出与本文思想倾向一致的一项(D)。(3分)
A.爱情像两个人拉橡皮筋,受伤的总是那个不愿意放手的人。——佚名
B.热情既使人疯狂糊涂,也使人明澈深思。——沈从文
C.热情,不小心的时候,就是一个自焚的火坑。——纪伯伦
D.与其过有思想的生活,莫如去体验有情感的生活。——济慈
7.试评析文章对中国现实生活的论断。(5分)
中国现实生活:太发达的工具理性,太缺乏追求价值理性的热情。
漠然的性格,只追求事实认识,而缺乏价值倾向;没有生气,没有激情,没有血性,少有感受性和良知判断力。
结合当今现实情况,发表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