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

发布时间:2022年1月5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杜甫文章ID:57269浏览:

【原文】
    羌村①
    [唐]杜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注】①《羌村》:公元757年,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因上书援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险些获罪,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北)探家时所作。

【问题】
    (1)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    】。
    A.《乐府诗选》
    B.《古诗菁华》
    C.《诗余选集》
    D.《律诗集粹》
    (2)对画线部分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峥嵘赤云西”以满天的灿红云霞反衬归家的喜庆。
    B.“日脚下平地”写落日的下沉移动,烘托归心之迫。
    C.“柴门鸟雀噪”衬托家人守门等待归客的急切不安。
    D.写景角度由下而上,由远而近,荒村晚景,历历在目。
    (3)这首诗歌写个人归家的小场景而不乏“诗史”意味,请对此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1)B。此诗为五言诗,但共有十二句,不属于近体诗中的绝句(四句),也不属于律诗(八句),从长短来看也不是乐府诗,乐府诗更长,应该属于古体诗,所以合适收录于《古诗菁华》。故选B。
    (2)B。A.“反衬归家的喜庆”有误,没有反衬归家的喜庆,这样的景色唤起了“归客”亲切的记忆,没有采用反衬的手法;B.正确;C.“衬托家人守门等待归客的急切不安”有误,不写人而写鸟儿的喧闹声,反衬出那年月村落的萧索荒芜;D.“由下而上”有误,写景先写天上红云,再写阳光斜射到地面,是由上而下。
    (3)这首诗除了个人归家团聚的欣喜,更写出了真挚浓厚、悲凉凄苦的乱世离情,表现出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开篇写景,“柴门鸟雀噪”等具有特征性的乡村黄昏景色折射出兵荒马乱年月的萧索与荒芜。家人远隔千里,信息不通,飘零离散,朝不保夕,以至于初见时“怪我在”“惊”,不敢信,不敢认。反常的情态,曲折反映出那个非常时代的影子:“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偶然”二字含有对朝堂、对社会、对乱世人生命运的无限感慨。邻里围观“感叹亦歔欷”,使这种乱世患难的遭际和慨叹不再局限于杜甫一家一户的范围,团聚的场景勾起乡人们普遍的伤痛,也勾起同情与共鸣。短短数语,富于人情味,而又含蓄蕴藉。
    【译文】
    西天布满重峦叠嶂似的红云,阳光透过云脚斜射在地面上。经过千里跋涉到了家门,目睹萧瑟的柴门和鸟雀的聒噪,好生萧条啊!妻子和孩子们没想到我还活着,愣了好一会儿才喜极而泣。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能够活着回来,确实有些偶然。邻居闻讯而来,围观的人在矮墙后挤得满满的,无不感慨叹息。夜很深了,夫妻相对而坐,仿佛在梦中,不敢相信这都是真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