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归

发布时间:2022年1月6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辛茜文章ID:57399浏览:

【原文】
    牧归
    辛茜
    ①青海湖畔宽广的草原上,每一天,都会有炊烟伴随太阳从帐房里升起又飘散。每一天,晨光下的牧人们都重复着永远也做不完的事情,感受着不一样的欢乐和遗憾。
    ②【晨光微露中】,拉羊家的女主人和长大了的女儿们先起床,给取暖的炉子和烧饭的炉子生上火。房子很快暖和起来,开水和奶茶飘散着热气和浓香,男人们闻着味起来了。当然,如果愿意,男人们还可以多睡会儿,但,早出晚归的放牧生活,让他们马上打起了精神。
    ③用过永远以糌粑、奶茶为主的早餐后,女主人和女儿们开始给十几头母牛挤奶。这时候,【太阳已经离开地平线】,草原从沉睡中清醒过来,空气中满是甜滋滋的味道。挤牛奶之前,先要让小牛吸一阵母牛的奶。小牛贪婪有力的吮吸会使沉积了一夜的乳汁活跃起来,被激活的乳房生动饱满,乳汁也会更加顺畅。挤牛奶是一门艺术,随着女人富有弹性的双手上下舞动,两股洁白的乳汁会交替着流进桶里。
    ④挤牛奶的工作完成后,拉羊家的女主人停留片刻,目送着丈夫和儿子远去的身影。羊群和男主人离开家后,拉羊家的女主人带着二个女儿,着一件单衣,把袖子挽得高高的,用双手把散落在四处的湿牛粪捡到一起,然后用手抹开,像做煤饼似的一块块摊在草地上。
    ⑤【清晨的青海湖畔】气温很低,不超过五六度,抹湿牛粪的双手冰凉,但是她们习以为常,没有丝毫抱怨。相反,她们乐此不疲,一边干活一边说笑嬉闹,使静谧的草原很快有了生气。如果天气好,这些牛粪会在一天之内转化成可燃性能源,假如需要较长时间的储存,她们就得把湿牛粪做成厚厚的圆饼贴到墙上,晒干后堆放。捡牛粪、晒牛粪、储存牛粪,是牧民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晒干的牛粪是四季唯一的燃料。在牛羊被赶到深山四处游牧的季节,燃料得不到及时补充,漫长的冬天更需要大量的牛粪取暖,没有足够的储备是不行的。
    ⑥女人们要做的事很多,打酥油也是一件极重要的事。没有牛奶的日子几乎不像牧民的生活,有相当一个时期内,他们是吃不到牛奶的,那是牛羊群远征深山牧场的两个月,以及严寒的冬春季节。为保证刚下的牛犊能够安全度过冬春的寒冷与饥荒,牛乳首先要满足这些脆弱的小生命。因此,必须靠夏秋季节挤出的牛奶提炼酥油,并尽可能多的储备。
    ⑦虽然追求快节奏的生活也波及到了草原,摩托代替了骑马,牛奶分离器比传统打酥油的方法方便、省力,但牧民的生活依旧古朴,像古老的歌谣,平静透明。他们享受新鲜空气和食品,享受自然美景。取自自然、回归自然。交流感情的过程,自由、轻松、愉快。
    ⑧湖光闪耀,白云浮动,鸟雀鸣叫。除了每天必做的工作,牧人们还有一些需要做但又并非马上去做的事情。比如,磨炒面、杀羊宰牛、编织、亲友聚会、准备出嫁女儿,做娶儿媳的准备等等。总之,他们会做出适当的安排,以便使日常生活不致于紧张忙碌,也不致于太过清闲无聊。
    ⑨【冬天的下午无忧无虑】,小村庄和茫茫原野增添了独具高原风格的恬静和温馨。定居点的房顶上冒着炊烟,女人们在晾晒羊毛、翻晒牛粪,有的则闲坐在门前的草地上,眯着眼看孩子们玩耍,任太阳沐浴全身。打破村落宁静的是男人们驾着摩托车或手扶拖拉机出入村庄的声音,还有游荡在草原上的牦牛拖着长调的浑厚中音、绵羊啃食嫩草时的阵阵颤音。永远此起彼伏,永远心满意足。
    ⑩羊毛已经剪过一段时间,新长出来的毛使每一只羊看上去洁白、年轻、漂亮。此时,它们吃饱了肚子,高声歌唱,翻过山岭,涌向山下。草原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壮观,成千上万的牛羊布满翠绿的山坡,大团大团的白云从后山蜂拥而来,像是在为牧归的牛羊送行。斜阳照射,白色的羊、黑色的牛让草原再度辉煌。
    11【暮色中】,牛羊成群结队返回各自的家。这时候,女人们又忙碌起来,她们把母牛和牛犊拴在绳栏上,把羊赶进羊圈,把晒干的牛粪收拢起来,然后开始挤最后一次牛奶。作为一家之主,男主人则要做一些佛事活动,让电动的经筒转动起来,让小女儿背着放在佛龛下用黄布包裹的经卷,绕着庭院按顺时针方向转圈。最后,在晚霞将要退尽的时候,点燃煨桑台前的桑烟,祈求佛祖保佑生活平安、人畜兴旺。
    12【晚饭的炊烟】,随着袅袅桑烟再度升起,这是一天中,全家人围坐一起的一道正餐。除了必不可少的奶茶,还有一些面食,但不管什么饭,都必须要同时煮一盘羊肉或牛肉,才算真正填饱了肚子。牧人们用来做饭和吃饭的时间,比城里人少,也不费神琢磨该增加什么营养,配什么蔬菜。他们每天饮用的奶茶、糌粑和酥油,并没有让他们缺乏维生素和营养。晚饭结束后,一家人会坐在一起谈谈家常,有电视的人家可以看看电视,但那里面的事情离他们太遥远,不值得他们过于认真。
    13【草原的夜晚沉静甜美】。
    14生活似曾相识,日子循环往复。对牧人来说它是平淡的,并不乏味。它是辛苦的,并不痛苦。每天晚上,他们都能做个好梦,心儿像草原上的花,湖中的鱼,自由呼吸,轻松自在。

【问题】
    8.第⑩段描绘草原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9.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标题“牧归”中“归”的含义。(3分)
    10.本文出现的人物仅以性别或身份为称谓,分析这种写法的作用。(4分)
    11.画线句呈现本文的叙述顺序,看似平常却体现作者精心的构思,请对此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8.(4分)选择富有地域特色的物象,羊、牛、草原、白云等;空间由广景到特写,描写调动感官:色彩、声音、光影等,修辞运用拟人,赋予草原以及草原生命以欢快、和谐、融洽、温暖的韵致;语言形式长短交错,并列短句、短词居多,传达轻松愉快温暖的抒情节奏。(评分说明:一个角度2分,整体评价1分,给满4分为止)
    9.(3分)答案示例:“归”第一层含义实指草原牧民放牧劳作晚归团聚的生活情态,第二层含义指回归草原上生活着的生命那种顺应自然、自由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评分说明:(第一层含义1分,第二层含义2分)
    10.(4分)答案示例:本文以拉羊家的女主人、丈夫和女儿们为人物称谓,以草原一家人的视角(女人观察角度)再现牧民一天的家常劳作与生活;隐去姓名有隐去个体个性的意味;家庭身份称谓、性别称谓将人物作类别归属,突显草原生活赋予家庭不同角色、不同性别以特定的自然分工与责任;拉羊家一家的生活,他们与自然与牛羊的关系成为草原牧民生活的集中缩影,体现了草原生活的共同特征。(分析2分,写法的作用2分)
    11.(4分)答案示例:画线句选择了几个时间点,串起草原上一家人一天的生活场景,重点呈现晨光微露中醒来、挤牛奶、捡牛粪、打酥油等日常劳作,以及下午时间的恬静温馨悠闲无虑,傍晚牧归以后一家人佛事、晚餐、闲聊的淡然和睦;时间节点呈现了叙事材料的典型性,再现草原生活重复常态中的重点;以时间的自然推进为顺序组合全篇,叙事节奏自然稳定平静,与作者呈现的草原生活特点高度吻合,彰显对平淡宁静中归于自然,简单丰富而不乏味的草原生活的赞美,行文组织形式与内容主旨统一和谐。(评分说明:对构思的概括2分,对构思的赏析2分。)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