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唐才子传·元稹
[元]辛文房
稹,字微之,河南人。九岁工属文,十五擢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对策第一,拜左拾遗。数上书言利害,当路恶之,出为河南尉。后拜监察御史,按狱东川。还次敷水驿,中人仇士良夜至,稹不让邸,仇怒,击稹败面。宰相以稹年少轻威,失宪臣体,贬江陵士曹参军,李绛等论其枉。元和末,召拜膳部员外郎。稹诗变体,往往宫中乐色皆诵之,呼为才子。然缀属虽广,乐府专其警策也。初为江陵,与监军崔潭峻善。长庆中,崔进其歌诗数十百篇,帝大悦,问今安在,曰:“为南宫散郎。”擢祠部郎中、知制诰,俄迁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后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初以瑕衅,举动浮薄,朝野杂笑,未几罢。然素无检,望轻,不为公议所右,除武昌节度使,卒。在越时,辟窦巩。巩工诗,日酬和,故镜湖、秦望之奇益传,时号“兰亭绝唱”。微之与白乐天最密,虽骨肉未至,爱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无逾二公者。有《元氏长庆集》一百卷及《小集》十卷,今传。
夫松柏饱风霜,而后胜梁栋之任,人必劳饿空乏,而后无充诎之态。誉早必气锐,气锐则志骄,志骄则敛怨。先达者未足喜,晚成者或可贺。况庆吊相望于门闾,不可测哉。人评元诗如李龟年说天宝遗事,貌悴而神不伤。况尤物移人,侈俗迁性,足见其举止斐薄丰茸,仍且不容胜己,至登庸成忝,贻笑于多士,其来尚矣。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岂不闻言行君子之枢机,荣辱之主耶?古人不耻能治而无位,耻有位而不能治也。
【问题】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五擢明经 擢:提拔,选拔
B.还次敷水驿 次:临时住宿
C.不为公议所右 右:重视,尊重
D.在越时,辟窦巩 辟:宠爱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宰相以稹年少轻威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B.①往往宫中乐色皆诵之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C.①然素无检,望轻,不为公议所右②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D.①况庆吊相望于门闾②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元和初,对策第一
B.中人仇士良夜至
C.贬江陵士曹参军
D.朝野杂笑,未几罢
14.下列各组官衔,分别表明元稹“先达”的一组是( )
①校书郎②左拾遗③河南尉④监察御史⑤中书舍人⑥武昌节度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稹的诗歌被宫中的乐工、歌女等人所传诵。在他各种诗歌体裁中,以乐府诗最出色。
B.元稹在越时,和窦巩、秦望之等人诗歌唱和,当时有“兰亭绝唱”之美称。
C.元稹和白居易在任之时,虽然亲人都不在身边,但二人友情之深,足慰平生。
D.元稹性格中虽然有“不矜细行”的缺憾,但其屡言利害,又不畏权贵,是他一生不得志的根源。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先达者未足喜,晚成者或可贺。
译文:【 】
(2)岂不闻言行君子之枢机,荣辱之主耶?
译文:【 】
【参考答案】
11.D
12.D
13.D
14.C
15.A
16.(1)很早就很通达的人不值得庆幸,很晚才有成就的人或许是可祝贺的。
(2)难道没有听说语言和行为是君子的关键所在,是荣耀和屈辱的根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