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有文化”

发布时间:2022年1月17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张振涛文章ID:57947浏览:

【原文】
    重审“有文化”
    张振涛
    当代中国人依然朦朦胧胧地把传统观念中的“识文断字”“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作为一个人“有文化”的标准,这是古代培养精英的教育方式,确切地讲,是钦定的科举标准,而非判断其他行业人才的标准,但却被毫无怀疑地放之四海,套用到所有职业上。判断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常以能否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落笔成言、著文盈卷来判断,不管是鲁班、庖丁,不管是韩娥、阿炳,只要不“识文断字”,就统统属于“没文化”之列。一刀切下去,传统社会中的大部分技艺传承者,即从事以口头传承的行业,农夫商贾、绣工木匠、操弦乐师、戏曲艺人,总之,除了“士”之外“农工商”的所有“下九流”,就都被隶定在“没文化”之列了。
    把大范围缩小到音乐界,文字上的“识文断字”与音乐上的“通晓音律”,确认方式如出一辙。音乐界也有另一翻版,是否“认谱”无疑是“识文断字”书面认定的延伸。不识字、不识谱的人,可以背诵大段大段戏文,集“唱念做打”功夫于一身,连续几个晚上演连台大戏,弹着三弦说数十本“平安书”,端着唢呐吹每套不少于一小时的“八大套”,人们还是不认。
    在手工操作中展示出骄人灵性和技艺,一口气唱数千行、上万行叙事诗《玛纳斯》、《格萨尔王》的游吟艺人,用手中剪刀裁出与毕加索图案一般无二剪纸的村妇,制造出精美绝伦的瓷器几乎让世界把“瓷器”与“中国”看作一回事的工匠,通过肢体表现不可重复的整套仪式,集“巫、舞”于一体的傩戏、萨满、释比,全不算数!
    文字如此高贵,音符如此低贱;行文走笔如此高贵,弹琴舞蹈如此低贱;吟诗作赋如此高贵,唱歌表演如此低贱。毫不客气地说,这种观念至今仍然没有多大改变。面对历史上出现的这类标准,人们常常思索,到底哪种标准更符合技术传承规律?学堂教育与民间传承孰优孰劣,似乎不易回答,某种意义上说,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很难做出简单判断。
    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的普及和传统价值体系的重新认定,让人跳出了科举式认定模式,看到了传统教育方式的优越性。“文化人”终于开始注重“活态”传承,知道了一个民间艺人的身体,就是一个不可重复的“文本”,如同印度格言所说:“一个诗人的死亡就是一座图书馆的消失。”活态储存与书本知识等价等衡,同样重要!尤其在无法用文字表达的表演领域、声音空间。既然尊重人的价值,为什么只相信书本而不相信人呢?

【问题】
    6.下列对传统观念中“有文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传统观念中,“识文断字”“饱读诗书”是“有文化”的判断标准。
    B.按照传统观念的标准,传统社会中的技艺传承者,都不在“有文化”之列。
    C.传统观念认为,出口成章、落笔成言、著文盈卷就是“有文化”。
    D.按照传统观念的确认方式,在音乐界,“认谱”就是“通晓音律”,就是“有文化”。
    7.下列对“有文化”的“认定模式”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识文断字”来认定一个人“有文化”,这是封建社会的皇帝定下来的。
    B.技艺传承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认定模式。
    C.“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的普及告诉我们,活态的传承,更符合技术传承规律。
    D.活态储存与书本知识等价等衡,既要相信书本知识,又要尊重人的价值。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文字上能够“识文断字”的人,在音乐上就能“通晓音律”。
    B.行文走笔、吟诗作赋是高贵的,弹琴舞蹈、唱歌表演是低贱的。
    C.在无法用文字表达的表演领域、声音空间,活态传承更为重要。
    D.一个民间艺人的死亡,就是一座图书馆的消失。

【参考答案】
    6.B    项以偏概全,原文是说大部分技艺传承者。
    7.A    项皇帝没有制订一个人“有文化”的标准;B项原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不是技艺传承,是区别学堂教育与民间传承孰优孰劣的标准;C项没有人说“活态的传承”就比书本知识更符合技术规律。
    8.A    项原文没有这种说法,属于无中生有;B项这是传统观念;D项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民间艺人与“图书馆”不完全对应,属于过于绝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