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

发布时间:2022年1月21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8145浏览:

【原文】
    【甲】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②。
    【乙】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③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④,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丙]】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丁】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注:①端而言,蝡而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端,微言;蝡,同“蠕”微动。②禽犊: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以小禽兽做礼物。
    ③兰槐:一种香料。④滫,xiǔ,臭水

【问题】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形:形状,形体。
    B.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渐:浸泡。
    C.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就:接近。
    D.生而同声,长而异俗长:长大成人。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一可以为法则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C.吾尝终日而思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1.下面各句从“劝学”的目的出发概括四段文字的基本观点,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段文字说的是,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B.【乙】段文字说的是,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后天的学习也是这样。
    C.【丙】段文字说的是,后天的学习可以使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必须给予重视。
    D.【丁】段文字说的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借助别人的帮助,不要自己逞强。
    12.把下面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瞠目,发尽上指冠。(3分)
    译文:
    ⑵夫晋,何厌之有?(2分)
    译文:
    ⑶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9.A
    解析:“形”应为动词“表现”。
    10.D
    “所”字均和后面的词语组成“所字结构”
    11.D
    不是从“劝学”目的出发,而且概括内容不符合语段原意。
    12.(8分)(1)(荆轲)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
    ⑵晋国有什么能满足的呢?⑶事情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