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秋风(其二)
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第二句和“不尽长江滚滚来”都表达了时光流逝、桑榆晚景的感伤,都营造了凄婉、压抑之境。
C.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D.第七句中“白发”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代指白发苍苍的老人;“庭树”则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眄庭柯以怡颜”。
(2)赏析颔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2分)
(3)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B
(2)视听结合,借景抒情(各1分)。
(3)“不知明月”句,望月思归而难归为悲(1分),但用语俏皮,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1分)。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1分)。但白发归乡,牵挂故园池台不知是否残毁为悲(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