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嘏《长安秋望》 杜牧《长安秋望》

发布时间:2022年2月19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9225浏览:

【原文】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①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长安秋望
    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注)①云物:亦作“云雾”。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问题】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赵诗首联总揽长安全景,景象迷蒙壮阔,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为全诗定下基调。
    B.赵诗颈联中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C.杜诗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一个“倚”字,重在强调所登之楼巍然屹立的姿态。
    D.诗人将“南山”和“秋色”相提并论,以虚衬实,写出秋色的高远与气势,别出心裁。
    15.赵诗的颔联和颈联是怎样描写景物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6.两首诗都写了秋望长安,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14.D“诗人将‘南山’和‘秋色’相提并论,以虚衬实”错误,诗人将“南山”和“秋色”等量齐观,以具体有形的南山形容抽象虚泛的秋色,是以实衬虚,独出机杼地衬托出秋色之浓重。
    15.①写景富有角度变化:颔联仰视,颈联俯瞰。②写景选取秋天典型景物:残星、大雁、菊花、莲花,韵味清远,与思乡归隐的情感相契合。③写景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匠心独运:飞动的大雁,静静开放的紫菊,红花落尽的睡莲,秋意清冷、闲雅静穆中回荡哀婉悠扬的笛声,让人黯然神伤。(答写景融入情感,情景交融;首联写景奠定全诗感情基调;写景时巧用修辞,比喻拟人的使用,借莲花、菊花的仪容,更好地表现伤感意绪等亦可)
    16.①赵诗抒发了诗人孤寂惘然的愁思,表达了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
    ②杜诗写诗人秋日登高远望,抒发赏心悦目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