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人有作令云南者,家本苦寒,仅携一子一僮,拮据往,需次会城。

发布时间:2022年3月10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0118浏览:

【原文】
    门人有作令云南者,家本苦寒,仅携一子一僮,拮据往,需次会城。久之,得补一县,在滇中尚为膏腴地。然距省窈远,其家又在荒村,书不易寄,偶得鱼雁,亦不免浮沈,故与妻子几断音问,惟于坊本缙绅中检得官某县而已。
    偶一狡仆舞弊,杖而遣之,此仆衔次骨。其家事故所备知,因伪造其僮书云,主人父子先后卒,二棺今浮厝佛寺,当借资来迎,【并述遗命,处分家事甚悉】。
    初令赴滇时,亲友以其朴讷,意未必得缺,即得缺,亦必恶。后闻官是县,始稍稍亲近,并有周恤其家者,有时相馈问者。【其子或有所称贷,人亦辄应】,且有以子女结婚者。乡人有宴会,其子无不与也。及得是书,皆大沮。有来唁者,有不来唁者。渐有索逋者,渐有道途相遇似不相识者,僮奴婢媪皆散,不半载门可罗雀矣。
    既而令托入觐官寄千二百金,至家迎妻子,始知前书之伪,举家破涕为笑,如在梦中。亲友稍稍复集,避不敢见者,颇亦有焉。
    后令与所亲书曰:一贵一贱之态,身历者多矣;一贫一富之态,身历者亦多矣。若夫生而忽死,死逾半载而复生,【中间情事,能以一身亲历者,仆殆第一人矣】。

【问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拮据往,需次会城    次:住宿
    B.二棺今浮厝佛寺    厝:放置
    C.后闻官是县    官:做官
    D.其子无不与也与:    给予(礼物)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偶一狡仆舞弊,杖【而】遣之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因】伪造其僮书云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C.避不敢见者,颇亦有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D.亲友以其朴讷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云南县令家境十分苦寒清贫,因此到任后,与家人的书信来往十分不便,几乎与妻子儿女断绝了音信。
    B.县令的家人在民间刻本《缙绅录》中查得他在云南某县做官,于是亲友乡邻都愿意出钱周济他们,还经常赠送东西慰问他们,表现出乡邻们热心善良的品质。
    C.当亲友乡邻得知前面一封书信是假的后,一改往日的冷落面目,又渐渐亲近他的家人了。而那些回避不敢再见他们的人,还算有骨气,不会趋炎附势,当势力小人。
    D.这则故事虽然短小,但涵义颇深。县令的经历实在奇特,其家人也经历了大悲大喜的人间闹剧,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可见一般。第11卷(非选择题,120分)
    11.(10分)
    (1)请用“/”给下面文段中划线部分断句。(2分)
    【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告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上。(选白《东坡志林·记三养》)
    (2)请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并述遗命,处分家事甚悉。(2分)
    译文:
    ②其子或有所称贷,人亦辄应。(3分)
    译文:
    ③中间情事,能以一身亲历者,仆殆第一人矣。(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8.D(与:参与,参加)
    9.B(均译为“于是就”,连词A、表承接关系,可不译;表转折关系,“可是”,“但是”。C、兼词,于此,于其中;形容词词尾,……的样子。D、表原因的连词,因为:表手段与方法的连词,用,凭借)
    10.D(A、书信往来不便不是因为家境苦寒,而是任上离省城远,且家在荒村。B、“表现出乡邻们热心善良的品质”有误。C、不是有骨气,而是有羞愧之心。)
    11.(8分)(1)(2分,每处停顿0.5分)
    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告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选自《东坡志林·记三养》)
    [参考译文]
    东坡居士从今日以后,(每餐)不过喝一杯酒,吃一个带肉的菜;有尊贵的客人来访,丰盛的饭食增加三倍,可以减少不可以增加。有人邀请我赴宴,(我)要预先给主人讲明我的规矩。(如果)主人不听从而超过了我的要求,(我)就停止(不吃饭告辞回家)。
    (2)(8分)
    ①同时详述了主人的遗嘱,(遗嘱中)安排家事十分周详。(“处分”、“悉”各1分。)
    ②他的儿子有时向人借钱,对方就有求必应。(“或”、“称贷”、“辄”各1分。)
    ⑧(这)其中的情态,能够让一个人来亲身经历的,我恐怕是第一个了。(“中间”、“一身”、“殆”各1分,如果“仆”泽为“仆人”扣1分。)
    【参考译文】
    我有个门生在云南当县令。(当初),他的家境本来苦寒,只带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家童,紧巴巴地前往(候补),需要住宿在省城。等了很久,候补了一个县令官职,(这个地方)在云南中部,还算是个富饶之地。但是(该县)离省城较远,他的家又在荒僻的村子,书信不容易寄达。偶然得到一封书信,也不免几经周折,因此(他)几乎和妻子儿女断了音信.家人(也)只能在民间刻本的《缙绅录》中查得他在某县做官罢了。
    偶然(有一次),县令的一个狡猾的仆人舞弊,(县令)杖责一顿并赶走了他,这个仆人对他恨之入骨。县令的家事(这个仆人)本来就全部知晓,于是就伪造县令的家僮写信(给县令的家人)说,主人父子俩先后死了,两口棺材如今草草安放在佛庙中,请借钱来迎回(老
    家安葬),同时详述了主人的遗嘱,(遗嘱中)安排家事十分周详。
    当初县令前往云南时,亲友因为他朴实木讷,认为他未必能补得上官,即使能够补上了,也一定不是好的职位。后来听说他在这个(富饶的地方)当官,才渐渐(和他的家人)亲近,并且有周济他家的,有时常赠送东西慰问他们的。他的儿子有时向人借钱,对方就有求必应,而且有的还与他家攀谈婚事。乡里每有宴会,他的儿子都要参加。等得到达封信后,人们都大失所望,有来吊唁的,也有不来的。渐渐的有人前来讨债了,渐渐的有的人在路上相遇装作好像不认识似的。(他家的)僮奴婢媪都走了,不到半年,便门庭冷落了。
    不久,这位县令委托进京觐见皇帝的官员把一千二百两银子带给(县令)的家人,并到(县令的)家中迎接妻子儿女(到云南去),(大家)才知道前一封信是假的,全家人破涕为笑,好像是在梦中。(于是)亲友们又渐渐聚拢来,(而)回避不敢再见(县令家人)的,也有很多人。
    后来县令给他的二个好友写信说:一贵一贱的情态,亲身经历过的人很多;一穷一富的情态,亲身经历过的人也很多。至于那活着的忽然死了,死了大半年又复活(的情况),这其中的情态,能够让一个人来亲身经历的,我恐怕是第一个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