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

发布时间:2022年4月16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鲍照文章ID:60927浏览:

【原文】
    拟古诗
    [南朝]鲍照
    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
    毡带佩双鞬,象孤插雕服。
    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
    朝游雁门上,幕还楼烦宿。
    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
    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
    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
    [注]据《帝王世纪》载:“帝羿有穷氏与吴贺北游,贺使羿射雀。羿曰:‘生之乎?杀之乎?’贺曰:‘射其左目。’羿引弓射之,误中右目,羿抑而愧,终身不忘。”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幽并”,指我国古代的幽州和并州,二州民俗强悍,自古多豪侠慷慨之士,诗人借此烘托少年英雄的形象
    B.“飞鞚越平陆”,鞚,本意为带嚼子的马笼头,这里指代马。这里间接描写了少年英雄的形象。
    C.“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这两句交待背景,写出了外寇未灭,边城被敌我双方反复争夺的紧张形势。
    D.诗人通过幽并少年的形象寄托自己收复北方失地及以身许国、立功边陲的爱国情怀,是一曲时代的慷慨之歌。
    15.请结合全诗概括分析少年英雄形象。

【参考答案】
    14.B
    15.①来历不凡:来自幽并,豪侠尚武。②英姿飒爽:携弓负箭,装束不凡。③骑射精妙(或武艺高强):能朝游雁门,暮还楼烦;箭入石梁,臂力大;能射鸟目,射术精。④理想崇高:渴望奋战疆场,杀敌立功。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B项,“这里间接描写了少年英雄的形象”错误。此句正面描绘英雄在兽肥草短的畅好春色背景下跑马如飞,度越平川的威武雄壮形象。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诗句明确身份,再依据诗句的内容概括其特点。“幽并”,指我国古代的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和山西一带,二州民俗强悍,自古多豪侠慷慨之士,所以鲍照借托出自幽并的少年英雄,以表现其来历不凡”;“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此二句说此少年的毡制腰袋上系着两只弓袋,雕花的弓袋上插着用象牙装饰的弓。这是任武少年装束的主要特征,表现此少年英雄的飒爽英姿,也暗示了他的勇武强建;“飞鞚越平陆”,此句正面描绘英雄在兽肥草短的畅好春色背景下跑马如飞,度越平川的威武雄壮形象;“朝游”二句则更具体夸饰英雄的骑术神速精妙;“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这里借以形容少年英雄有景公般的强劲膂力和劲硬锐利的弓箭;“惊雀”句,这里借以表明此少年有后羿般的精妙射技;“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是说少年表示要留一白羽箭,愿分符而为郡守,立功杀敌,奋战疆场,表现少年渴望建功立业,奋战疆场的形象特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