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学阮公体三首(其二)【注】
刘禹锡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
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
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
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
【注】此诗作于诗人因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贬官朗州期间。
【问题】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朔风劲吹、秋霜凛冽、道路遥艰、阴云密布,这是诗歌为老骥、鸷禽创设的环境。
B.诗歌继承了传统的“悲秋”主题,首句中的“悲”字奠定了全诗低沉的感情基调。
C.“驰”和“拂”精于炼字,生动传神地刻画了老骥扬蹄疾驰,鸷禽展翅迅飞的形象。
D.全诗描写和议论相结合,脉络清晰,尾联骨力雄健,感情激荡,饱含哲理。
15.“老骥”和“鸷禽”的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B,B项“诗歌继承了传统的‘悲秋’主题,首句中的‘悲’字奠定了全诗低沉的感情基调”错误,这首诗一反传统的“悲秋”主题,不畏“衰节”,唱出意气豪迈的秋歌。
15、①诗人借“老骥”和“鸷禽”的形象自况(自比)(2分),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逆境(2分),但是仍存有“壮心不已”的情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2分)(如答托物言志、象征,酌情给分)
【译文】
飒飒秋风感奋了伏枥的老骥,冷冷秋霜激励着在冓的鸷禽。老骥要驰骋,哪怕路途遥远;鸷禽想翱翔,何惧天空层阴。奔驰的老骥消失在边塞尽头,奋飞的鸷禽掠过彤红的枫林。若不是有感于衰节的到来呵,我怎么能够激动起壮志雄心?
【详解】
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为“老骥”“鸷禽”“朔风”“秋霜”“远道”“层阴”“绝塞”“华林”,这些意象为读者勾画出了“老骥驰骋”和“雄鹰翱翔”两幅画面,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奋力的呼喊,抒发了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诗中着力刻画的“老骥”“鸷禽”这两个意象,实际上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用“老骥”“鸷禽”来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此刻身处逆境,但是仍存“壮心不已”的情怀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