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不仅是人格精神、审美境界,作为价值尺度,它对文艺

发布时间:2022年4月19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1009浏览:

【原文】
    “赤子之心”不仅是人格精神、审美境界,作为价值尺度,它对文艺作品的创作提出了两方面要求:其一是真实合理,毫无伪饰;其二要真情真意,自然直率。
    《周易》云:“修辞立其诚。”诚与信相连,首先我们要心口相一,所谓“以我手写我口”。刘勰讲“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强调文辞风格与内心精神的一致性。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启示我们要警惕华而不实的东西。写作也要符合客观真实和艺术真实。庄子提出“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司马迁秉笔直录,这种“实录”就是求真尚实的精神。艺术可以对现实进行虚构、夸张,但要把握好度。
    “赤子之心”不仅要求真实合理,还要情真意切。小孩子往往真诚热情,自然直率。这种真性情就是美的。儒家讲“情”要有节制,防止滥情而损害自己和他人。王充反对矫情之作。《文心雕龙》斥责“为文造情”的行为明显地受到了王充这思想的影响。钟嵘提出“直寻”与“自然英旨”等观念,同样将真情看作重要的审美原则。
    明代李贽的“童心”说是对“赤子之心”的重要继承和发展。他认为:“童心者,心之初也。”在工商市民阶层兴起的背景下,他借赤子童心的真诚、不造作,来对抗“存天理、灭人欲”的宋明理学。在李贽看来,一切好文章都是童心的产物,以童心作文,也就以自然真心作文。以此为思想武器,明清以徐渭、汤显祖、公安三袁为代表的作家开始强调“重情”“本色当行”“独抒性灵”等新的审美价值,重视重情尚真的作品。袁宏道称道其弟袁中道的作品富有性灵:“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袁宏道强调只要是性灵所出,即使是文章瑕处亦有价值。这里所用的“性灵”既传承了六朝的含义,又加入了当时李贽等人与明代禅宗思潮影响下的心学思想,强调解放心灵,进而呼唤文学解放。清代袁枚强调“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认为沛然从胸中流出的诗句才是好的作品。自古及今,真善美一直都是中国美学与文艺的价值尺度与批评标准,但在三者之中,“真”是最根本的尺度。没有真实,善与美都无从谈起。“赤子之心”成为中国美学的关键概念,也就不难理解了。
    “赤子之心”作为中国美学的重要思想范畴,其基本特点是强调人性的自由无待、真诚无伪,它既是人性中最可宝贵的因素,同时也是文艺批评的基本标准,中国美学与文艺理论的价值论与批评论都与此有着重要联系。时至今日,这一范畴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人类目前的生存环境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各种因素影响着人类的生命价值的伸展与审美活动的自由。“赤子之心”作为中国美学核心术语自先秦以来不断被提倡,贯穿中国美学发展始终,已然成为中国美学继往开来的人格精神、审美标准与批评尺度,值得进一步开掘与研究。
    (摘编自袁济喜《从“赤子之心”看中国美学》,有删改)

【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赤子之心”说要求文学的创作要真实合理,应尽量避免对现实进行虚构、夸张。
    B.“各师成心,其异如面”,说明作家内心精神的不同是作品风貌各异的根本原因。
    C.袁宏道认为作品的瑕疵之处是微不足道的,只要它们是出自“独抒性灵”的原创。
    D.因为真善美一直是中国美学的价值尺度,“赤子之心”就成了中国美学的关键概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用总分总结构,阐释了“赤子之心“作为入格精神、审关境界和价值尺度的内涵。
    B.文章从内心真实、客观真实、艺术真实等方面,点明文艺创作应该辩证追求真实合理。
    C.文章引用李贽、袁宏道、袁枚等人的说法,表明倡导“赤子之心”应该强调解放心灵。
    D.文章末段联系袁枚等人的说法,表明“赤子之心”这一中国美学重要范畴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因为司马迁秉笔直录、求真务实,《史记》才兼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
    B.如果作家也能如小孩一般喜怒哀乐完全出于真心,就能写出感人至深的好作品。
    C.李贽“童心”说强调以童心作文,启示我们文章应是作者个体人格的自然显现。
    D.汉代儒家“发平情,止平礼义”的观点,与本文的“赤子之心”说有共同的旨趣。

【参考答案】
    1.(3分)B(A项根据原文“艺术可以对现实进行虚构、夸张,但要把握好度”,“把握好度”不等于“尽量避免”;C项根据原文“袁宏道强调只要是性灵所出,即使是文章瑕处亦有价值”,“亦有价值”不等于“微不足道”;D项原文为“但在三者之中,真是最根本的民度,没有真实,善与美都无从谈起。‘赤子之心’成为中国美学的关键概念,也就不难理解了”,其中‘真’是最根本的尺度”与“关键概念”相呼应)
    2.(3分)A(原文“‘赤子之心’不仅是人格精神、审美境界,作为价值尺度,它对文艺作品的创作提出了两方面要求”表明,本文闸释的是“赤子之心”作为价值尺度的要求,没有阐释其作为“人格精神、审美境界”的内涵)
    3.(3分)C(A项“秉笔直录”只能与“史学价值”对应,做到这一点并不一定能产生“文学价值”;B项原文的逻辑是有真情才能有好作品并非有了真情就一定有好作品;D项“旨趣”的意思是主要目的和意图,根据原文第四段相关内容可知,“赤子之心”的旨趣在于强调解放心灵,进而呼唤文学解放。而汉代儒家“止乎礼义”的观点,表明其旨趣在于将“情”框定在礼义的范围之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