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这是一个令无数人心痛的日子,它昭示着一

发布时间:2022年4月25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1122浏览:

【原文】
    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这是一个令无数人心痛的日子,它昭示着一段需要铭记的历史。82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在长达40多天【    】的大屠杀中,30万同胞横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黑暗的一页。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    】的痛楚、生灵涂炭的悲剧,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总让人【    】,每一次重温之时总让人悲痛不已。时光荏苒,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的危机,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能力的伟大国家;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    )。
    【    】,任何时候,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设立国家公祭日几年来,爱国情感的力量在汇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坚定不移,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铿锵有力。

【问题】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惨绝人寰    百孔千疮    痛彻心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B.惨无人道    百孔千疮    肝肠寸断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C.惨绝人寰    满目疮痍    痛彻心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D.惨无人道    满目疮痍    肝肠寸断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已经实现历史性转变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
    B.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C.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
    D.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守护和平、不忘屈辱的坚定信念。
    B.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C.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D.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参考答案】
    17.C
    【解析】①惨无人道:残酷到没有一点儿人性的地步,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惨绝人寰: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多形容酷刑、屠杀等造成的各种惨状。根据语境是指南京大屠杀惨烈的场景,两者均可。②百孔千疮:原形容战争中遭受损害的建筑物,后指事情做得很不好,漏洞很多;又指学习不好,各项基础掌握不扎实;还指生活非常困苦,是一个多义词,含贬义。满目疮痍:比喻遭受破坏或灾害后的景象。根据语境是指大屠杀后的惨象,所以用“满目疮痍”恰当。③肝肠寸断:比喻伤心到极点,也形容饥饿到了极点。痛彻心扉:痛直接冲击到内心的最深处,形容非一般的痛。南京大屠杀的回忆不仅仅是伤心,更是心痛。所以用“痛彻心扉”恰当。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比喻人们应当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面的车翻了,后面的车要引以为戒;比喻以往的失败,应该拿来当作教训。语境“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历史和未来”对应“前事,后事”,所以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恰当。
    18.B
    【解析】上文主语是“今日之中国”,所以所填句子的主语应为“今日之人民”,排除A、D两项。从形式上看,分号前面和所填句子相对应的是一个单句,所以排除C项。
    19.D
    【解析】“定格与复原”语序错误,应是先“复原”再“定格”,排除A、B两项;第二个分句成分残缺,去掉“传递”后的“的”,排除C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