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甲】《文心雕龙》称:北方

发布时间:2022年4月26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1140浏览:

【原文】
    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甲】《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
    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乙】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北方寒冷干燥,北方人于是魁伟刚健,勇敢剽悍;南方湿润潮湿,南方人于是温柔细腻,机灵敏捷。黄河以北以狩猎游牧见长,黄河以南则以旱作粗放种植为主,到了长江两岸,水稻的精耕细作【    】。复杂而广阔的地域,使中国的地域性既鲜明又丰富驳杂,【    】大有别于世界的其它文明古国。
    【丙】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必然通过地域文化而起作用。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它也【    】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
    【丁】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学的关系,【    】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但在今天,无论怎么强调地域性对于文学的意义都不为过。一方面,若是论及文学及其价值,人们有理由首先关注文学中浸染着的地域性灵魂;另一方面,若是发掘文学中带有的普遍性意义,人们也一定需要借助地域特征去作表达和阐释。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的时代,既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更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

【问题】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蔚为大观    从而    水到渠成    归根结底
    B.蔚然成风    因而    水到渠成    追本溯源
    C.蔚然成风    从而    顺理成章    归根结底
    D.蔚为大观    因而    顺理成章    追本溯源
    18.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丁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
    B.乙
    C.丙
    D.丁
    19.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的时代,这既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更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
    B.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更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
    C.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既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更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
    D.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更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

【参考答案】
    17、选C。“蔚为大观”意为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良好风气。“从而”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因而”表示结果,更强调前后有明显的因果关系。“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顺理成章”指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指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归根结底”指归结到根本上,“追本溯源”指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
    18、选A。A项对应的【甲】句冒号使用错误。
    19、选B。文段中的语句存在以下问题:“抹平并且遮蔽”与“地域”搭配不当,根据语意,应搭配“地域特征”;“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在句首作状语时缺介词,应该在句首加上介词“在”;整个句子缺主语;“既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更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递进关系的语序不当。根据以上问题,修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