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中国的娱乐比重
毛志成
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会有专门以娱乐为主的行业,不妨称之为娱乐业。但娱乐业在正常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应占多大比重?应居于什么样的地位?尤其是应作出怎样的价值认定?这里头的讲究可就大了。
据说中国古代的《诗经》,当时大都是能唱的,其功能之一是为了“侑酒”,即为王公大臣、达官贵人取乐。但所唱的那些内容,又并非是为逗乐而逗乐的,其中不乏斥政、哀民的内容,所以后来儒家将《诗经》定为五经之首。加上《诗经》有文化含量、文化品位,不同于人人都能唱的通俗歌曲,所以在社会的各种活动中占的比重不太多。
解放前,艺人的地位很低,被人鄙夷为“娼优”。这是不公正的,也绝对是偏见。后来文人艺人的地位大提高,被誉为文艺工作者。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文艺很尊重,并强调其功绩,但又断然认为不能把文艺抬高到不适当的地位。连严肃的、有价值的文艺都不应被抬高到不适当的地位,那些专门取乐、专门搞笑的艺人呢,似乎就更不应当被捧为世上最尊贵、最有威风的人了。为什么?原因之一便是:一个社会若是成了演唱的盛世,说笑的盛世,耍闹的盛世,注定会导致真正的社会文明的虚弱化,泡沫化,浮躁化。
然而今天,中国的娱乐业之火,堪称空前。若是对国人特别是青少年提问:“你认为今天最值得崇拜的名人、贵人是谁?”我看十之八九的回答,其一便是演艺明星!与之并列的,也无非是高官、富豪之类。而明星们所操的主业,又侧重于娱乐。在文艺界之中,为什么京剧打不过现代的通俗歌曲?因为京剧的一大半因素从属于文化,需要去背诵带有古文意味的唱词,需要苦练合于章法的唱、念、做、打功夫。而且,京剧剧本中的内容,主旨上宣扬的又大多是道义。总之,随意性很少。而今天的通俗歌曲、流行歌曲,以及相声、小品,主要的功能是娱乐功能,表演和推销的就是乐子。演员、听众、观众无须重视文化,带着嗓子、脸子、耳朵、眼睛就成了。那样的明星为什么挣那么多钱?无非是用乐子换来的。观众为什么舍得花那么多钱?一大半原因是买明星的名,一小半是为了去当模仿秀,也想成为明星。
必须承认:世上出现了娱乐业,表明任何人都需要娱乐,这是正常的,无可非议。就像药品中的兴奋剂,适量地使用一点都无妨。关键是娱乐的比重过大,兴奋剂的使用量超大,就不是健康社会应有的现象了。
当前的演艺界为乐而乐,已经波及到社会各界。政界中的人在下指示、做报告、四处发言时,都喜欢在内容中添加一点笑料;文艺界中写出的作品,也都习惯于注进“幽默”因素;学术界的讲古论今,也常常使用笑谈、戏说、杂侃来增彩。总之,都趋于娱乐化。
中国真的进入时时欢乐、处处快乐的盛世了么?不必回答,看看天灾人祸频出、不公平之事仍多的现象就可以了。世上有一些以娱乐为业的人,使社会添加一点娱乐因素无可厚非。但是娱乐比重太大,把不喜搞娱乐、一心办正事的严肃之人弄到台下场外,恭请戏子走上贵宾席,这只能使整个社会浮躁起来。
诚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必须具备乐观主义精神。但乐观主义往往也有一个天敌,这就是盲目乐观,或者说是毫无忧患意识。即使在戏剧舞台上上演的是百分之百的喜剧,扫尽了所有的悲剧,这样的舞台也只能称之为贱舞台,审美价值很低。
(《杂文月刊》2011年第1期)
【问题】
8、下列关于“娱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娱乐在历史和现实中均是专门行业,但其比重价值的大小轻重及其认定,值得高度重视。
B、中国《诗经》大都为唱诵之用,其“侑酒”功能即为娱乐,但所唱的内容又非专门为“逗乐”而“逗乐”。
C、《诗经》中不乏斥政、哀民内容,娱乐比重不大,故儒家将其定为五经之首而加以推崇。
D、专门取乐与专门搞笑的娱乐艺人,在解放前被鄙夷为“娼优”,这是偏见,是不公正的。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艺人解放后被誉为文艺工作者,得到社会尊重,使得他们地位无比崇高,威风八面。
B、文艺极为重要,但不能将其抬高到不适当的地位,即使是严肃的有价值的文艺也是如此。
C、一个演唱、说笑、耍闹流行的盛世,将会导致社会文明的虚弱化、泡沫化与浮躁化。
D、娱乐业空前繁荣,这从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对演艺明星的顶礼膜拜中可见一斑。
10、“今天,中国的娱乐业之火,堪称空前”表现在哪里?(3分)
【参考答案】
8、C
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