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养生理论继承了庄周、葛洪及孙思邈等道家的养生思想,主要

发布时间:2022年7月2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3819浏览:

【原文】
    苏轼的养生理论继承了庄周、葛洪及孙思邈等道家的养生思想,主要包括药物养生、运动养生、食物养生与调摄养生等层面。他对一些食物的养生功效,对养生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均达相当水准。据初步统计,苏轼有关行医用药的作品约30篇,养生的作品有《问养生》《养生说》《养生诀》等20篇。清王如锡编的《东坡养生集》即收录其诗词文与书信中相关论述1140余条,足见其多。从总体来说,苏轼强调运动养生,认为“善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与此相关,他不主张用长生药养生,认为“药石可以伐病而不可以养生”,“养生者,不过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而已。节慎在未病之前,而服药在已病之后”。可见他认为善药不如慎起居饮食。苏轼对食物养生很感兴趣,《服生姜法》《服地黄法》等,多为描写食物养生的文章。苏轼多酿黄酒、果酒及药酒,多低度酒,与唐人饮酒消愁不同,苏轼饮酒主要是为了滋补健身;苏轼喜饮酒而不能多饮,稍饮即醉,有着“与众共享为义,饮酒适度为尊”的人文精神。与食物养生相比,他更主张调摄养生,认为饮食只可养身、养形,加强精神修养方可养心、养神,从而达到以神御形,故他提出了“三养”的养心理论,即“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还开出“四味药”,即“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福,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其养生名篇《养老篇》曰:“软蒸饭,烂煮肉。温羹汤,厚毡褥。少饮酒,惺惺宿。缓缓行,双拳曲。虚其心,实其腹。丧其耳,忘其目。久久行,金丹熟。”寥寥四十二字,即从饮食、心理、衣着、被褥、行走、行气及五官等诸多方面论述了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之道,比较鲜明地体现了他的养生理念,堪称苏轼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养生宝鉴。
    (选自王友胜《苏轼的科技活动论析》,有删节)

【问题】
    15.对于苏轼的养生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主张运动养生
    B.苏轼主张药石养生
    C.苏轼主张食物养生
    D.苏轼主张调摄养生
    1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观点的一项是
    A.苏轼根据庄周、葛洪及孙思邈等道家的养生思想进行养生。
    B.苏轼对食物养生的功效、方法与途径的研究已达较高水准。
    C.苏轼酒量不高,但喜欢饮酒;他倡导适度饮酒,与众共享。
    D.苏轼重视精神修养,认为与其养身、养形,不如养心、养神。

【参考答案】
    15.B
    16.C
    【解析】
    15.
    试题分析:B苏轼认为“药石可以伐病而不可以养生”。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
    试题分析:A.原文说“苏轼的养生理论继承了庄周、葛洪及孙思邈等道家的养生思想”,不能等同于个人的养生实践。B.原文“食物”前有“一些”的限制;“对养生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不只是指“食物养生”。D.原文“与食物养生相比,他更主张调摄养生”,并不是“与其……不如”的选择关系。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